7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要加强正向激励,激发公务员队伍活力,突出重视基层导向,切实为基层公务员松绑减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形象地表明了基层工作的重要、复杂和繁重。在基层工作中,有些地方,督查检查频繁且要处处留痕,“文山会海”回潮到材料论英雄。凡此种种,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脱实向虚”的不良风气滋生蔓延。基层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干部就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为基层松绑减负,党员干部真抓实干,“一根针”更好地穿起“千条线”,群众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基层松绑减负,需要开刀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和单位,动辄将传达会议精神、制定出台文件、完成规定动作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实质是“政令空转”。不仅问题没能解决,还降低了党的方针政策的公信力,削弱了党员干部说话办事的号召力。有些部门为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常规工作不是写计划就是要总结,天天有文件下达,日日有会议通知。基层减负抓实,既厘清责任清单,又要有责任担当,剔除花拳绣腿、繁文缛节、表面文章,让“权责要对等、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成为共识,形式主义才会止步。
为基层松绑减负,需要整治文山会海。个别地方通过“文山”中对工作任务层层加码,以“会海”的方调式来“留痕”,表面上是凸显对上级布置的工作重视,实际上是层层甩锅,一旦有问题,以开过会来推责。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层层开会抓开会”“一级一级发文件”变成“层层落实抓落实”,基层干部自然而然走到群众中去。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挤出时间、腾出双手,把充沛精力这“好钢”,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刀刃上”,回到服务民生的基层工作中去,老百姓的获得感才会不断提升。
为基层松绑减负,需要改变考核方式。考核评价一个地方和单位的工作,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评价怎么样,而不是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在动不动“摘帽”的压力下,基层只能被迫打乱工作节奏,应付上级任务,这也就容易催生基层的乱作为。在规范督查考核上动手术,破除“无痕迹则无政绩”的考核评价的“硬杠杠”,从源头改善工作推进机制,精简文件简报、减少材料报表,加强调查研究,科学部署安排,以实际成效为导向,重在看实际落实效果、看百姓评价口碑。基层干部就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切实为群众解决实事、难事。
以《意见》为抓手,从根本上深挖自身作风积弊,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才能标本兼治,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广大基层干部就能更好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扎根基层、淬炼本领,是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到真减负、少折腾,让更多想干事、能成事、群众中有口碑的干部有奔头、能脱颖而出,群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苏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