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拧紧低俗流量的“龙头”
2019-06-13 09: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推送的热搜内容低俗不堪,图片“尺度”大,价值观偏离……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智能手机自带浏览器的推荐内容低俗,引发广泛关注。

  为何部分手机厂商一面努力营造优雅的品牌形象,一面却成为低俗内容的传播帮凶?究其根源,无非“利益”二字。一些水平低下的自媒体发现,只要会打“擦边球”炮制一些低俗内容,就能“吸引眼球”获得关注。对一些浏览器平台来说,低俗内容只要能引流,就不是过错而是效益。只要平台方肯付费推广,手机厂商能获得收益,预装APP就会出现在用户手机屏幕上。

  低俗内容得以传播,靠的就是“把低俗流量当生意做”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以“智能推荐”的名义,危害到信息传播的各个方面。首当其冲的是信息受众,一方面,低俗内容会让许多读者感到不适,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受其影响、建立错误三观;另一方面,不少平台用“智能算法”决定推送结果,导致用户偶尔点击低俗内容后便重复推荐,久而久之形成“信息茧房”,让信息接收维度进一步变窄。这种“智能推荐”还挟持了内容创作者和平台方,展示权重偏向低俗内容,高质量原创内容就可能得不到应有回报,导致愿意费心费力认真创作者流失,长此以往,平台方也会在低俗之路上越走越远。内容生产和发布者,倘若一味迎合、取悦,而失去了独立思考、深度观察的能力,也是另一种“作茧自缚”。

  清理低俗内容,必须拧紧低俗流量的“龙头”,压缩其生存空间。监管部门应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内容评价机制和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开展清理整治,斩断低俗流量的产业链。提升网络信息的总体质量,呼唤信息传播者的责任与担当。移动资讯分发平台应切实认清低俗内容的危害,破除唯流量论、唯算法论的误区,鼓励生产优质内容。手机厂商应爱惜品牌形象,提高预装APP的准入门槛、提升内容鉴别能力,把真正优质的应用呈现给用户。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呼唤更多的人文关怀。在内容生产端应有优秀“把关人”,让理性与温度代替算法数字的冷漠。同时赋予用户读者更大的话语权和选择权,防止资讯平台一些龙头企业成为互联网信息内容的“终审裁判”。各方都应肩负起应有社会责任,让技术和算法真正造福这个时代。(袁 媛)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