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正式公布《关于下达2018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根据通知,江苏本次共有27所高校的34个学位点被撤销,同时,省内18所高校增设了22个学位点。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即将开展、国家双一流计划中期考核的背景下,本次调整备受关注。
实现高校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有利于革除学科发展的历史积弊,优化学科结构和布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但是,一些高校对学位点数量的重视远大于质量,学校之间存在盲目攀比、重复建设的情况,“千校一面”的问题突出。比如,在学科发展创建中,由于不同高校重复建设,软件工程学位点数量过多,导致“产能过剩”。从这一次各高校撤销的学位点名单来看,工程硕士最多,原因也在于此。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实现学位授权点动态的有进有出,意义重大。
尽管撤销或增列某校一学科学位点,仅意味着该校该学科失去或获得相应学位授予资格,但对学科的发展仍会产生深远影响。对高校来说,学位点调整不是小事。打破学位授权点“终身制”,是对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鞭策和督促。纵观被撤销的学位点,有的是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建设基础薄弱,发展规划不明确,新增学位点先天不足;有的学位授予单位在学位点建设阶段管理不善,发展缓慢,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有的学位授权点疏于人才建设,导致人才梯队老化、学科带头人流失,难以为继;有的学校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估,对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未加以改进,缺乏相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和监控机制。这些问题表明,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非常有必要。
学位点建设热衷追求大而全,势必降低人才培养质量,“重申报、轻建设”,也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评估流程、评估机制,避免使评估流于形式,使评估成为“填表游戏”。除了评估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等相对容易量化的内容,还要重点评估人才培养、研究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等内容。同时,要加强学位点建设的过程管理,及时跟踪学科建设情况,建立长效的评估体系,使评估工作制度化、日常化,确保学科建设在正确轨道运行。
高校学位点调整是一件事关高校学科调整与建设、研究生培养与教育的大事,高校应该遵循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此外,从长远来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根本上还依赖于高校自身提升学科建设意识,克服学位点调整的盲目性,避免学位点“运动式”撤销与增列的做法,在明确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审慎规划学位点和学科发展。(魏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