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爱国情怀成为端午文化的鲜明底色
2019-06-06 09: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群  
1
听新闻

  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

  粽香浓、雄黄烈;龙舟竞逐、吟诗折柳;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传承两千多年的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更多的是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设立,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爱国情怀”成为这一传统节日特有的文化底色。

  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追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正是基于这样的爱国情怀、文化认同、责任担当,中华儿女才把创建共同幸福未来的追求当成“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征程,凝聚顽强拼搏的力量,练成宽阔博大的胸怀,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情怀始终富有丰富情感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从岳飞精忠报国至死无悔,到钱学森、华罗庚、李四光等老一辈“海归”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从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科技报国的爱与坚守,再到赓续传承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祖国荣誉,用热血书写忠诚,以行动诠释担当。今天,黄大年、王继才、张富清等人的故事,为什么能如此感染心灵、触发共鸣?就是因为他们“一寸赤心惟报国”,义无反顾以身许党许国,让生命为时代而澎湃,为人民而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爱国是最大约数,这个公约数,有着几千年中华文化血脉的滋养。“苟利国家生死以”“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浓厚的爱国情感,昭示忠诚坚贞的理想信念。如果不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看不到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就无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

  爱国情怀,不仅是对一片土地的深深眷恋,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奉献。端午节的仪式感,更多还停留在千百年来的习俗之中,但是根植在血脉中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却是在逐代升华的:爱家园、爱家乡、爱祖国。田间地头的农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始终保持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因为更多人的参与,社会力量成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科技创新……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正是无数人为这片土地更丰沃、更美丽而不懈奋斗。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过端午,是要去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芳香,重拾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中国奇迹”的背后没有捷径,民族复兴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把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校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生坐标,让“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座右铭厚植“神经末梢”;普通群众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舍得牺牲小我,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唯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才能激荡起震撼人心的复兴气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节缅怀爱国诗人,寄予着人们对国强民富的执著愿景,每个中华儿女都更深切地意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真正感受到国家好、民族好,小家才会好。让爱国情怀成为端午文化的鲜明底色,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必然势不可挡。(李群)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