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让互联网成为脱贫攻坚的利器
2019-05-25 17: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苏宛平  
1
听新闻

  近日,全国网络扶贫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网络扶贫工作的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掘互联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潜力,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巩固提升网络扶贫成效。

  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印发《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通知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充分发掘互联网和信息化在精准脱贫中的潜力,扎实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互联网已经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高速列车”。把网络优势变为扶贫脱贫优势,充分调动贫困地区整体和个体的积极性,发掘各个环节的综合优势和内在潜能,网络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利器,用好这把“利器”,我们才能在脱贫的“数量”与“质量”上双赢。

  网络扶贫撬动脱贫硬骨头。一方面,以互联网信息优势带动贫困人群意识,从源头改变贫困现象,实现以智脱贫、源头脱贫。正所谓“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脱贫不能一味扶、推着走,而是需要多出点子而不是多发票子,激活贫困户内心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让扶贫目标、扶贫措施、脱贫跟踪更加精准到位,为每个贫困户量身制定可量化、看得见、能落实的帮扶措施,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底数不清、具体情况难以明晰、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够准确等问题,实现扶贫工作由粗放管理转向精准管理。

  网络扶贫催生脱贫新动能。网络扶贫致力于打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相比传统的以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款物资助为主的“输血式”扶贫,网络扶贫更像是一种“授之以渔”的“造血式”扶贫。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盘活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打造出既具当地特色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也是网络扶贫的题中之义。一些贫困地区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农产品销路,开发建设扶贫管理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精准到人、扶贫开发动态监测以及脱贫成效综合评估的科学管理,这也反过来鼓励了互联网企业加大在扶贫领域的投入。

  网络扶贫拓宽致富新道路。俗话说得好,“扶上马再送一程”。互联网不仅要帮贫困户找到合适的“马”,还要让他们奔向脱贫和致富的目的地。让贫困地区搭上互联网快车致富,需要将互联网更好地融于贫困地区各领域中。比如,苏宁采取线上线下并举的扶贫模式,在线下通过扶贫实训店培训赋能员工,在线上负责打通渠道。苏宁中华特色馆不仅售卖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还会派出运营团队深入当地贫困乡村,帮助优质农产品“触电”,打造特色产业,在384个国家级贫困县,先后孵化打造一系列农特产品品牌,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新路。

  在脱贫关键时期,网络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插上脱贫奔小康的“翅膀”,也成为攻坚的利器。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用“绣花精神”做细、做实、做精网络扶贫,我们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最大限度释放网络红利,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让贫困群众在网络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苏宛平)

标签:
责编:丁峰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