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嘎查,路怎么走?”“‘馒头办’没有了吧?”…… 3月5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和河南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记者用“微镜头”记录了总书记在会议现场提问的几个“小问题”。
嘎查的路,背后是辽阔草原上长久以来的“出行难”;河南的“馒头办”,则关乎百姓的饭碗、中国的粮食安全。“微镜头”不微、“小问题”不小,它们传递的是切切民本理念、殷殷民生情怀。
“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透露了这样一个他非常关切的“民生之问”。而这样的“民生之问”,也时时出现在两会现场问答中。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王新伟第一个发言,令他意外的是,总书记在关切地询问郑州GDP在全省占比情况后,总书记又特意问到郑州的空气质量。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会上一口气讲了农民的八个梦想:第一是已经实现的温饱梦,第二是让孩子就近上个好学校,第三是看病不再难,第四是就地城镇化、就地就业,第五是有文化活动场所,第六是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第七是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第八是中国的领土寸土不让。总书记回复:农民的八个梦想、农民的所思所盼,就是他想听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之问”启示我们,常问“你们还需要什么”,方能做到“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常问“你们还需要什么”,就是要了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哪些,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之问”启示我们,常问“你们还需要什么”,方能做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做好民生工作,我们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事。这就要求我们真正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利为利,在解难题、补短板上下更大功夫。领导干部不仅要通过深入群众回到决策的“原点”,更要通过倾听民声把握问题症结。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之问”启示我们,常问“你们还需要什么”,方能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回应民生关切,不仅要用心用情,更要扎实务实、用功用力。做好民生工作,要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不吊高胃口,不开空头支票。要有“蚂蚁啃大象”的韧劲,推出的每件民生实事都要一抓到底,不要狗熊掰棒子,不能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