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纪委监委对某律师事务所向多名公职人员春节送礼问题展开调查,按照“必须彻查、严肃处理”的要求和干部管理权限,对确认收受礼品的54名人员进行了查处。(2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在54名收受礼品的人员中,有6名在职局级干部和20名退休人员,礼品既有价值300元左右的农副产品、纪念邮册,也有面值1000元到1万元的美容卡、消费卡或现金。无论是从收礼的人数还是送礼的“档次”来看,几乎是“见者有份”。这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当下“节日腐败”的问题依然不容小觑。只有对各种收送礼品礼金的行为进行彻查,才能让“节日病”无处遁形,并推动节日风气逐渐清朗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利用元旦、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反“四风”,已成为正风反腐的一种常态。无论是对节日期间廉洁纪律、生活纪律的“三令五申”、“温馨提示”,还是各种形式的明察暗访,目的都是要公职人员筑牢思想防线,不要因为过节而放松自我约束,触碰法律“红线”和纪律“底线”。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一些公职人员和企业、服务对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把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咬耳扯袖”当作“耳旁风”。因此,对于利用节日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的行为,必须进行彻查并严肃处理,持续传递正风反腐的强力震慑,让广大公职人员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作风建设中的“节日病”之所以难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情”有关。企业或管理服务对象“担心”逢年过节不送点礼、平时办事时“不好处”;公职人员则认为对送节礼行为一概拒绝会显得“不近人情”。由此说明,防范和杜绝“节日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还是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查处,给节日腐败划上硬杠杠,彻底打消一些人的侥幸心理,有效遏制借节日人情往来变相搞利益输送、感情投资等歪风邪气。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餐饭、一顿酒、一张卡、一条烟,看似是无关大碍的“小意思”,实则是公职人员思想防线“失守”的第一道关口。对于公职人员而言,把住了节日人情往来这一关,让自己习惯在受约束和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稳、走得远。(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