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整改“假动作”被处理说明啥?
2019-02-21 09: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冬日的渤海边,风吹在身上刺骨的冷,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东戴河的海滩上空无一人。不远处,几个月前还在紧张施工的商业街、酒店等违法建筑,已全部拆除并回填完毕。被查处的绥中县、辽宁东戴河新区违规填海项目,当地曾一度认为“以为用材料就能骗过去”。(2月2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面对违规填海被要求整改的问题,辽宁绥中、辽宁东戴河新区表面上答应整改,私低下却在想办法蒙混过关,认为“以为用材料就能骗过去”,这种阳奉阴违的做法,不但是整改上的“假动作”,也是根本上没有意识到这种违法建筑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是缺乏法治素养的表现。

  其实不难发现,不管是违规填海项目,还是整改上的“假动作”都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党纪国法的要求范围内,才能够避免问题越发严重。

  不过,在利益的面前很多人并不是“刮骨疗伤”地对问题动真斗硬地改正,而是在问题上想方设法地“掩饰”,认为只要能够“骗过去”就能够让利益继续的实现不打折,这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只是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整改的“假动作”而被处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也要看到,面对整改的问题,不思考如何地改正,反而思考如何地“蒙骗过关”背后是用材料糊弄上级的“应付法则”,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经验”,正是有这样的市场,才让这样的“材料整改”得以实现。

  面对整改要求,在“虚功”上下功夫,既有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因,也有违法成本过低的原因所致,正是在这对比中的权衡之下,才向利益倾斜,也才导致了“假整改”的真问题出现。

  无规矩不成方圆。整改“假动作”不但没有实现,还被处理说明在法律的面前是没有“捷径”可言,更彰显了严的要求和态度,更是对虚假作风的“零容忍”,制度“长出牙齿”才能够让整改掷地有声,也才能让实干蔚然成风。(婧蓝)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