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村晚”踏准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
2019-02-02 10: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消息,1月30日,在国新办举行丰富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说,春节期间,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指导地方开展社区春晚、乡村春晚、花会歌会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1月31日中国商网)

  新春佳节,自办自演“乡村春晚”成为全国不少农村的新年俗。“上了舞台能演戏,卸了戏妆能种地”,在钱袋子鼓起来、环境美起来之后,农民们用这样的方式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用特有的方式迎春纳福。常言道,衣食足而文化兴。春节前,全国各地乡村,村民们在忙着炸油角、蒸年糕、张贴年画的同时,纷纷举办“乡村春晚”。这种别开生面的“村晚”,满溢着农家风情、乡土记忆,让人对“村晚”和台上的“民星”印象深刻。透过“村晚”这个小舞台,看到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感受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敲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擂鼓,踏准了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

  浓厚了本土文化气息,留住了浓浓的乡愁。除夕晚上,收看“央视春晚”成了人们节日习惯,但由于其平台的高端性、演员的精英性以及节目筛选的特殊性,普通百姓特别是一些农民朋友总感觉到一些节目还是离他们远了点。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村晚”,虽然节目土得掉渣,甚至有点俗气,也没有奢华的舞台和背景,没有立体炫目的灯光,更没有偶像明星,没有豪华的服装,但其突出自娱自乐、本村特色、传统文化、展现乡景、记忆乡愁、凝聚乡情、富有乡韵的特点,有的节目甚至是村里百姓生活当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有着村民熟悉的人和熟悉的方言甚至是段子,这样的节目接地气,让村民在欢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踏准了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这才是农民们真正需要的“春晚”。

  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娱乐活动变多了,但“接地气”的文化还远远不能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特别是每到春节,很多农民整天沉迷于吃“流水席”、赌博、打游戏、搞迷信等,总觉得这个年过得没意思。而“村晚”让村民聚在一起,既能亲身参与又能看到自己的作品,有的提供素材,有的参与演出,有的做后勤服务,村民以自己的故事和作品搬上春晚为荣,潜移默化当中,使更多的农民远离了赌博和封建迷信,乡村风气为之焕然一新。同时,让村民在参与“村晚”筹办与节目排练中来,增强了村民之间,村民与干部之间的联络和沟通,促进了乡村和谐,村民成为“乡村春晚”盛宴的享受者和受益者。

  “乡村春晚”由农民自办、自编、自导、自演、自赏,激发乡村文化正能量,踏准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农村“种文化”活动引向深入。透过“村晚”这个小舞台,看到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迁,感受到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村晚”已超越晚会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要想让“村晚”能遍地开花,各地要对“乡村春晚”在资金、设备、技术和场地等方面进行扶持,只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春晚”的热情,使文化小康的时代鼓点踏得更准。(胡建兵)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