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勇于挑战“不可能”
2019-01-20 06: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向谷歌学习,谷歌的母公司赚了钱就去研究很难实现的东西,(谷歌)还研究长生不老药,它也是为人类社会贡献,把财富转移到探索人类社会的未来去,我们也是一样的。”任正非的这番话耐人寻味。

  谷歌研究“长生不老药”,这是早两年的新闻,但这件事经由任正非说出来,影响和意义还是大不一样。“长生不老”不符合科学,“长生不老药”几乎是“痴人说梦”的代名词,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因为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而致后人嘲笑。谷歌斥巨资研究“长生不老药”,是自己糊涂了,还是纯心忽悠人?

  当然不是。谷歌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科学中未知的领域;而封建皇帝的幻想是他们个人的“神仙梦”。谷歌要研究的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让人永生不死的药,而是把人类寿命延长至几百岁的药。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纳闷:作为一家全球著名企业,谷歌为什么愿意花巨资去研究“长生不老”这种过去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任正非推崇谷歌研究“长生不老”,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恐怕至少有这么几点。其一,企业要基业长青,必须靠创新。只有永葆创新精神,干那些人家没有想到、或者想到却做不到的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享受超额利润。企业有大小,但再小的企业,也要有自己的“一招鲜”,否则难保不败。企业纵然大到像谷歌这样,也必须每天向着“不可能”的领域探索、冲击,如果企业因为现在日子还过得去,就安于现状,失去“创新的冲动”,就会迟早受到“不冲动的惩罚”,最终被市场淘汰。

  其二,科学研究要有“理想主义精神”。科学研究当然要“理性主义”,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但也要有点“理想主义”。科研活动本质上是基于一定基础而面向未知领域发起的一种探险活动。如果失去了“想象”,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碰,那就什么科研成果也得不到。事实上,人类科技史的大量成果都是在“想象”“空想”甚至“幻想”的基础上开始并取得成功的。科学研究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敢于挑战常识、挑战“不可能”,敢于向未知领域大胆进军,缺失了这种精神,科学研究就会缩手缩脚,成为庸庸碌碌的“跟风者”,最终无所作为。

  其三,对待科研要有宽容之心、助力之意和推进之法。政府是科研活动的“后勤部长”。正因为科研工作是一种结果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探索性的工作,因而要鼓励向“不可能”冲击,要有宽容失败的“雅量”;正因为科研活动有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而要鼓励一些“非规划创新”,不能事事都按“规划”来;正因为科研活动常常会失败,因而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必要的保险基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说到底,不管是科学家、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未知世界、挑战“不可能”。

  在今天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让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越来越多的创新妙想有实践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敢于挑战“不可能”,不仅是科学研究应该秉持的精神,也是做好其他工作应有的精神状态。只有勇于挑战,勇于梦想,敢于奋斗,敢于拼搏,“不可能”才能一步步变成可能,让创新的活力在全社会竞相迸发。(刘庆传

标签:
责编:丁峰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