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两个细节为人所津津乐道:一个是,两位最高奖获得者坐上主席台,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为其他获奖者颁发证书;另一个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标准由以前的每人500万元调整为800万元。
细节虽小,却彰显了国家对优秀科研人员的最高礼赞。这也启示我们,要给甘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加一个“暖软垫”,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尊重与更好的服务、以最佳状态投身于科技创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科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有所成就。钱七虎院士把科技强军作为毕生事业,病得连坐都不能坐的时候,还躺着编教材、搞科研;刘永坦院士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赶不上吃饭就用面包充饥,困了就在实验室的板凳上过夜;南京大学科研团队为了打造“大地感知神经”,20年磨一剑,接续钻研;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楼凤昌说,科研工作者必须专心,有恒心和事业心……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科学家,通常都坐得“冷板凳”、吃得“糟糠米”、睡得“硬板床”。
现在的科研工作者,收入待遇、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收入待遇仍很普通,他们中不少人,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是中坚,压力大、负担重,特别需要社会方方面面能帮一把。他们有坐“冷板凳”的精神,甘于默默奉献,但有关部门及社会其他方面应及时递个“暖软垫”,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怎么给科研工作者提供“暖软垫”?科研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暖软垫”?总的来看,无非几种。比如,在工作上,完善科研管理、科技评价奖励等制度,为科研主体简除烦苛、松绑放权;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经费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团队组建、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在生活上,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帮他们解决好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在精神上,要在全社会宣传科研工作者爱国奉献奋斗的事迹,展现科研人员的良好社会形象,让其得到尊重和优待,等等。让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研发潜能得到更大发挥,让经济社会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当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在去年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我省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令人欢欣鼓舞。这样的“暖软垫”要多些、再多些,政策落实得要更快、更实、更到位,从而进一步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刘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