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旧年俗没了文化基因就流失了?
2018-02-13 09: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爆竹一声旧岁除”。不过,在大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恐怕是越来越没有机会亲身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笔下“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的过年气氛了——“XX年前的春节才是过年,现在只是放假”,这样的观点不无市场。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会随着一些旧年俗的消失而淡化,甚至消亡吗?我们需不需要重拾旧年俗呢?

  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年俗当然需要保护。但是保护传统年俗,并不代表就一定要把旧的仪式原封不动地再现。因为传统年俗大多数是满足农耕仪式需要的,像祭灶拜土这样的习俗与高度工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确实已经难以衔接,燃气灶电饭锅里不会也住着灶王爷吧?同时,大多数旧年俗都含有神秘主义的色彩,随着现代科学的启蒙,像“年兽”这样的传说已经很难再让人们真正去“相信”,与之对应的“放爆竹”这样的仪式,就渐渐成了一种娱乐,当这种娱乐的正面效用抵不上污染空气和制造噪音的负面效果之时,人们自然会作出更理性的选择。

  所以,一些年俗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质上意味着社会的进步。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些消失的东西只是年俗的“载体”,而不是“内核”。年俗的内核,那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家国情怀”,那种丰衣足食、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变过,也永远不会“过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年俗的内核都会有新的载体来表现。

  所以“旧年俗没了文化基因就流失了”是过虑,但这也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袖手旁观,任其自生自灭。每一个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年俗,都记录着我们民族的一段历史,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传承。对我们这样的文明古国来说,这些历史和传承都影响着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力,这些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年俗的一份责任。

  对传统年俗的形式,要认真考据整理,以文字记录、视听材料的形式保存进博物馆,给后代留下丰富齐全的文献资料,让这些载体在史料中永续;对传统年俗的内核,则需要主动去寻找新的、与时俱进的载体,让她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永续。

  那么如何寻找与时俱进的内核载体?首先,需要国力的迅速发展。现在每到春节世界政要和各界明星争相向中国人民拜年,放在我们积贫积弱的年代是不敢想象的。文化的强弱从来都是由背后的物质基础所决定,要保护和弘扬我们的文化,首先就要把她的物质基础打牢,发展才是硬道理。

  然后,需要创新精神。其实我们的年俗一直就在创新。近两年最成功的创新就是微信发红包,借着“红包”这样一个传统年俗的助力,移动支付迅猛发展,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可见传统文化一旦找到了合适载体,她的生命力有多旺盛!这样的创新不仅保护了文化本身,还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多多益善。

  最后,需要拒绝变异。变异是创新的反面,我们不能把一些违反现代价值的东西代入到年俗里去,搞出各种“陋习”,这会对文化内核产生巨大的破坏。比如过年期间打打麻将之类的游戏如果变成了大肆赌博,给孩子发压岁钱变成了借机大额行贿,年俗就会“背锅”。类似的领域已经产生了很深刻的教训,有的地方闹洞房闹过头,变成了趁机猥亵新娘,这对传统婚俗的破坏力太大了,令人痛心。

  推广与时俱进的创新年俗,拒绝对年俗的陋习式代入,把不合时宜的旧年俗请进博物馆保护起来,让每个人和我们的后代从年俗的形式变迁中体会到永不消逝的家国情怀,感受到国家和民族的不断进步,这才是保护年俗最正确的方式。 (李军)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