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已经过去两天了,两天里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叫做“堵”。在江苏,长江上的十余个过江通道几乎全部“沦陷”,成了巨大的露天停车场。于是,许多人在吐槽之余,纷纷把矛头指向了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政策,建议恢复收费,让节假日的道路畅通起来。
被堵在路上的“憋屈”笔者也感同身受,发泄发泄怨气笔者也能理解,但节假日道路的拥堵仅仅是因为免费的政策吗?
今年的国庆长假之所以特别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节叠加的效应,当出行遇到了返乡,最大的两条支流汇聚,结果可想而知。回想49年前,当南京长江大桥横亘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之上,伟大领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吟出多少豪情,尽管是铁路、公路共用一桥,而且是江苏境内唯一的过江通道,但此后的二三十年间并未发生拥堵的现象。反倒是进入了21世纪之后,私家车以几何级数暴增,虽然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四桥、过江隧道等相继竣工,但仍然无法应付汹涌的车流。所以,拥堵只是折射供与求之间的矛盾,只是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阵痛。
我国的长假和小长假大多数都与传统节日有关,如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等,而这些传统节日又都伴随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是走亲访友、团圆祭祖的吉日,不管道路免不免费,大家都会踏上预先设定了的旅程,谁也无法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另外一点,多年形成的地域差异也对节假日的道路拥堵产生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拿江苏来说,苏南紧邻上海,起步早,发展快,成为大多数人创业的乐土;而苏北人口多,资源少,经济上相对滞后,于是在改革开放后,不少的苏北人选择到苏南发展。这些年的节假日,我们看到的交通几乎是“单向通行”的,假期开始,大批车流北上,假期结束,大批车流南下,“候鸟式”的大迁徙让有限的通道不堪重负,焉有不堵的道理?
5年前,中国开始实行了节假日免费通行的政策,对于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全国人民普大喜奔,全都举双手赞成。时隔五年,之所以出现民意反转,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实在“堵得慌”。但这个拥堵的“锅”却不能都让“免费政策”来背。
去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提出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探索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政策。或许真的会终结节假日免费通行的做法,但与此同时也很有可能让过高的过桥过路费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相信会使节假日的交通状况有所改观。再加上路桥建设加速,高铁和航空运力提升,“超级拥堵”终将成为过去时。(胡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