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是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历史上建树不多,也没什么名气。但《韩非子喻老》中一篇《扁鹊见蔡桓公》,让蔡桓公成了“网红”。蔡桓公与扁鹊的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而他的讳疾忌医、自以为是对今天的党员干部仍有很好的镜鉴作用。
初见扁鹊,蔡桓公仅仅是“有疾在腠理”,简单的“汤熨”便可以治愈,但他自作聪明,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再见扁鹊,已“病在肌肤”,“针石”尚能治;三见扁鹊,蔡桓公病入肠胃,以神医的功力,“火齐”之术能救其一命;其后,病入骨髓,神医也没了招,只好“望桓侯而还走”。于是乎,扁鹊逃秦,桓侯遂死。
中国传统医学上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大病治小病”,说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也都告诫人们要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联系到中国最近几年的“打虎拍蝇”实践,几乎每一个贪腐的官员都是经历了坚决拒绝、半推半就到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在这个思想逐渐蜕变的过程中,某些人正是从“有疾在腠理”,而后“病在肌肤”,再病入肠胃,最后病入骨髓,彻底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014年0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其后纪检监察战线把“扯扯袖子 、咬咬耳朵、 红红脸、 出出汗”当成了常态工作。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对于领导干部中的“蔡桓公”释放了极大的善意,是治病救人的好举措,也会让有病的“蔡桓公”们病在腠理、肌肤、肠胃之时,就能得到及时救治,避免久拖不愈、病入膏肓而回天乏术。
不过,再高明的医生,即使如扁鹊一样的一代神医,也无法包治百病。要追求满意的疗效,医生施治的过程中也必须得到患者的配合,谨遵医嘱,方能事半功倍、药到病除。这样的道理放在党员干部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扯扯袖子 、咬咬耳朵、 红红脸、 出出汗”其实也正是“汤熨、针石、火齐”之法,既能抵御外邪又能梳理内气,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疗效上佳。但如果有的人自以为是,硬要学“蔡桓公”的做派,心怀侥幸,讳疾忌医,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人民的唾弃。
反腐倡廉已成持续高压之势,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估党和政府的反腐决心,更不能低估了反腐倡廉背后的民意力量,走上“蔡桓公”的老路。(胡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