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名为“八达岭长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八达岭景区回应称,目前景区拥有自己的执勤队伍,文管科人员也会每天沿着长城巡视,制止游客乱涂乱画。
长城上刻字,屡禁不止。历史文化景点为“刻字留名”所伤,也并非个例。远的从古埃及神庙到意大利古罗马大剧院,近到国内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以各种方式在各种材质上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可谓屡见不鲜,长城有,故宫有,泰山有,甚至某棵树上都有。可见,素质教育宣传普及这么多年,需要走的路依旧很长。就像学校虽然一直在努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做的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更像是走过场。
既然内在约束力不够,那么是不是外在管理也“缺席”了呢?2003年颁布的《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从事刻画、涂污、损坏等危及长城安全的活动,违者应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只是,14年过去了,效果差强人意。既是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举证难、执罚难、处罚轻,仿若理想与现实之间筑起的一道围墙。最尴尬的例子当属2016年10月,前来北京参加NBA中国赛的火箭队、鹈鹕队两支球队的球员到慕田峪长城游览。有球员随后在微博上传了照片,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在长城砖上刻下的名字和球衣号码。事情不了了之,引起公众哗然,这难道不是默许了刻字和炫耀的行为吗?
最新的好消息是:八达岭装高清摄像头了!八达岭特区办事处负责人员透露,现在景区内已经装置了300多个摄像头,加上人员巡逻,一旦发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将立刻制止。 摄像头能制止“刻字狂魔”们的行为吗?应该说,这是一种告诫,也是一种威慑,肯定能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就像摄像头不能完全制止交通违法行为一样,摄像头只能是取证工具,不是制止违法行为的工具,因此恐怕作用还是有限的。安装摄像头是个办法,但并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好办法是什么?只能是法律与规则。
靠人力来管、靠技术来防,终究不如内心律令高悬。于此而言,根治长城上的“刻字乱象”,眼下起码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调整相关法律制度,提升破坏成本,使游客不敢随意刻字。二是加大执法与宣传力度,使游客知情于刻字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以典型案例让文物保护成为公众“看得见的公平与正义”。毕竟,法律的力量比道德谴责更可靠。
在文物古迹保护方面,各国其实都有高招。一些国家对遗产和文物实施了十分严格的保护防止破坏行为发生,违反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作为文明古国的埃及,新的古迹保护法案规定,对破坏神庙、古雕像等古迹以及在古迹周围建造房屋者,最高可达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6.8万元),并判处无期徒刑等。墨西哥针对非法考古挖掘、非法施工和破坏文物等行为,也有刑罚和经济处罚标准,其中刑罚为最低3年、最高12年的监禁。在日本,如在国家重点文物涂鸦违反日本的文物保护法,可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以下的罚款。当下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的背后,惩罚成本太低,导致当事人的耻辱感丧失占极大因素。因此,通过严厉的手段进行惩罚让其警醒很有必要。
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让旅游升级为普罗大众都可享受的休闲活动,这一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和谐声音,其实是可以预见,也必须承受的“阵痛”。乱涂乱画,过去一般只将之表述为不文明行为,但这里的“不文明”不仅仅是指道德意义上的行为失范,一些乱刻乱画,更是已经涉嫌违法。游客走得越来越远,一些不文明行为就愈发醒目,不能仅仅依靠文明的自觉“进化”,总是停留在谴责层面上,或拉进国家旅游局的黑名单,对一些人来说远远不够。最终,还是要把法律请出来;包括旅游服务、公共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都应加速跟上,毕竟还是硬措施靠得住。(文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