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旅游扶贫“两败俱伤”背后是政府职能缺失
2017-06-26 17:0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鑫浩  
1
听新闻

  沟通火药味浓,土地流转僵持不下。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的塘山村,一场预算2.2亿元的旅游扶贫实践最终以“两败俱伤”告终。

  旅游扶贫,原本或可实现村民和开发商“双赢”。然而,几番沟通后,开发商撤资,前期规划和投资打了水漂,村民也错失了一个脱贫的机会。开发商指责村民坐地起价,抬高土地流转价格,村民则对开发商粗暴一刀切的沟通方式十分反感。

  从表面上看,土地无法顺利流转,在于开发商和村民各有“小算盘”,无法在价格上达成一致。矛盾的根本实则是认知不同,无法取得共识。部分年纪较大的村民对于旅游开发扶贫心存质疑,对土地流转后的生活更是充满担忧,开发商没能体察到村民咬住地价的真实原因,态度强硬,致使双方不欢而散。

  应当看到,旅游扶贫并非单纯的市场行为,更是涉及民生的系统性工作。在旅游扶贫过程中,需要依靠基层政府的创造性工作,以保证扶贫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在这一事件始末,除了拉来投资的村支书外,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等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却并未体现。

  有人简单地把这次旅游扶贫的失败归因于村民坐地起价,目光短浅。诚然,村民囿于自身有限的认知,错失良机,但在项目失败后,村民逐渐醒悟开发的真正意义,经过村民一致同意,村里花了1万元整修了熔洞口,一些人还自发去维护。事实证明,人的思想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不可动摇。“上下同欲者胜”,只有尊重和保障村民权利,做好教育引导,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当地政府有责任在过程中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转变村民传统的农业思维,形成旅游扶贫“最大公约数”。农民与土地有着天然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因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当地政府要耐心倾听村民的真实想法,分析思想障碍,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确保村民权益不受损害,真正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此外,应当探索更加科学和民主的群众工作方式,比如可以带着村民代表走出去,把所见所闻拍摄成图像、视频,通过资料搜集展示、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让他们对于旅游扶贫深入了解,最后把选择权交给村民。

  同时,放活市场,相信市场的嗅觉和判断,并不代表政府能做“甩手掌柜”。当地政府应当转变职能,加强旅游扶贫过程中对开发商的管理和服务。一方面,要做好把关开发商资质、规范土地流转等旅游扶贫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切实保障村民利益。“风物长宜放眼量”,应着眼于村民的长远利益,切莫被短期政绩左右。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与村民的联系更为密切,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情况也有更全面的了解,加强与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并了解其诉求,做好“店小二”,必能为旅游扶贫“添薪加火”。

  塘山村旅游扶贫的失败表明,在扶贫工作中,需要基层政府切实发挥职能,“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惟其如此,方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吴鑫浩)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