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什么中国孩子高考后“撕书”发泄
2017-06-05 09: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任万杰  
1
听新闻

  现在最热的话题就是高考,考后校园最热闹的事件就是“撕书”,对书的不尊重当然是不文明行为,之所以会获得高三考生的集体参与,是因为这种狂欢行为具有某种仪式感,这种狂欢中的非理性、暴力性,也正好印证了高三学生青春期寻求刺激、求刷存在感的内心需求。 

  高三学生高考完就撕书,是学生恨课本么?我可以明确地说当然不会,不要上纲上线,只是一种心理需求,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取代“撕书”呢,合理合情地给高中毕业生一种“仪式感”,印证他们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和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呢? 

  说实话,这方面外国就做得很好,在世界很多国家,代替“撕书”等仪式性行为的方式,叫做毕业典礼。例如在美国,高中的毕业典礼,更多意义上相当是一种成人礼,所以格外被重视。毕业典礼往往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学生父母被正式邀请。 

  典礼最重要的仪式,就是校长要念每个毕业同学的名字,邀请每一位学生上去领取毕业证书,祝贺他们人生这一重要的时刻。由校方准备丰富的美食,以供毕业仪式后享用。此外学校还会绞尽脑汁用一些花招来加强仪式感,美国新泽西的一所高中,把每一届学生们的名字刻在石砖上,在校园里铺就一条小路,即使多年后回到母校,毕业生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砖头。 

  美国高中毕业典礼,家长参加,校领导授予毕业证,学生穿学士服,与中国的大学毕业典礼无异,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毕业季都配合比较丰富多样的毕业活动,如舞会、旅游、宴会等,一方面庆祝学子们一个人生阶段的结束,另一方面给他们一个进行狂欢、宣泄压力和表达自我的舞台。有些高中生毕业时会选择集体旅行,无论是搭乘火车还是自行车骑行,都是人生一段难忘的记忆。 

  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短视性,让仪式性的毕业典礼很容易被无视。高考结束,是否能进入大学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三年的高中生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则不怎么被注意。毕业典礼的缺失与“撕书”的盛行,暗合了只强调“一锤子买卖”的应试制度,学生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全面发展都被忽视。 

  因此,毕业生的心理疏导是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否则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要用亚健康的宣泄方式予以表达,“撕书”在缺乏其他减压方式的环境中,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