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取钱》中骗子打电话时说的是河南话,引起网友热议。
(2月8日《华商报》)
这个由郭冬临、孙桂田、吴江等人所表演的小品讲述的故事是: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丝袜,在银行门口ATM机附近遇到孙桂田扮演的大妈。大妈遇到电话诈骗,郭冬临识破后为防大妈上当受骗,百般劝阻不要打钱,而大妈偏偏把好心人当坏人。两人互怼起来,爆笑台词、搞笑行为接连上演。引起网友热议的,是大妈电话响起后,电话那头的骗子操着一口河南腔。
有人说,河南人也太较真了。不过是一个小品,不过是一场虚构,为何反应如此之大?也有人说,人家编排小品的时候,未必有什么所指,也只是“对号入座”导致的连锁反应,是河南人太敏感了。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是不赞同的。无论是故意为之,还是“如有雷同”,造成的伤害都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你在小品里透露出的信息是“河南人骗子多”。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地域歧视。
骗子,全国各地都有。人有好人和坏人之分。坏人却没有“这里人”和“那里人”之分。你即使是无心的伤害,但是终究还是一种伤害。河南人的较真不是无事生非,恰恰是对自己形象的一种守卫。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只要是演小品,说相声,总是习惯于在里面穿插一些“方言”,用这些“方言”搞笑。似乎,离开了“方言”就不可笑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首先来说,“方言”是一种传统语言,会因为地域不同而不同,其之所以可笑,是因为“方言”差异导致的“视听”差异,显得有点好笑。拿“方言”演小品,说相声,作为包袱和笑点,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其次来说,电视台都是官方媒体,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必须规范节目审查,尽量少些“方言”的使用,毕竟这与语言规范大纲背道而驰,不利于普通话推广和使用。电视台允许节目中出现“方言”本身也是违规的。
这种节目歧视,不仅体现在对“方言”的讽刺上,还体现在对人群的挖苦上。有的小品,把肥胖、女性、盲人、聋哑人、农村人作为笑料,倒是赢得了笑声,却不经意间伤害了这些群体。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文学作品里看到一种描写,不是猥琐的画面,就是不适的场景,在描写完这些场景的时候,就交代出主人公是“某某地方的人”,这何尝不是根植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歧视?
状告郭冬临,河南人要的不是一分钱,在意的也未必是道歉。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娱乐、创作的警示:不能没有底线,否则就会引火烧身!
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