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全职太太”成了网络热词
2020-11-03 10: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背景:连日来,“全职太太”成了网络热词,起因是不久前火遍网络的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在一档节目中提到,她坚决反对自己的学生做“全职太太”,认为“女人要靠自己,不能就靠男人”,并曾拒绝了一名做了全职太太的学生的捐款,让她“滚出去”。如何看待张桂梅的言论,本期“观点一对一”就此热点话题聊一聊。

不可将“全职太太”污名化

孟亚生

一提到“全职太太”,不少人想到的是一个依靠男人赋闲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女人;一个肤浅、虚荣,只会花钱的无脑女人;一个脱离社会、脱离实际,只会买买买,和伴侣没有精神沟通能力的女人。

这种对全职太太的污名化,源于影视剧的戏说化和一些人传统思维的固化,把全职太太丑化为男性的附庸、女奴,跟“社会寄生虫”画等号,导致生活中许多人对全职太太产生了很严重的偏见。

去除全职太太的污名化,首先要清醒认识到全职太太的“职”。全职太太和许多职场女性一样,是一种“职业”,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等尊重基础上的新家庭角色分工。许多全职太太的付出并不比职场女性少,素质要求并不比职场女性低。她们一大早就要起床,抢在孩子上学、丈夫上班前做好早饭,送完孩子上学后,要打扫卫生、收拾房间,然后还要买菜准备午餐、晚餐,下午要接送孩子出入各种兴趣班,晚上还要辅导孩子作业,一整天下来,常常累得筋疲力竭。职场女性每周有双休日,而全职太太是每周全天候工作7天,是名副其实的“全职”。

去除全职太太的污名化,还要充分认识到全职太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家庭不仅仅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管理等新的挑战。目前,许多年轻的夫妇将照看、教育孩子的责任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殊不知,隔代教育会给孩子日后的心理成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一些孩子因祖辈溺爱而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有的变得脾气倔强、暴躁。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孩子受教育的第一环境来源于家庭,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有利于孩子日后身心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因此全职太太暂时性放弃工作,全身心回归家庭,其实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去除全职太太的污名化,更要为全职太太创造优良的舆论环境和法律保障。由于全职太太的家务工作凝结了大量体力和脑力劳动,形成了劳动产品,是社会化大分工体系的重要部分,保障了其他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多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倡议,将“家务劳动”纳入国家GDP衡量体系。西方不少国家,对全职太太的家庭,在税收减免、福利分配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我国也渐渐认识到全职太太的重要性,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对全职太太也有了多层保障,“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当然,全职太太也要与时俱进,利用空余时间多充实自己,多进修,提高个人修养,既能为子女做好榜样,关键时候还能为丈夫出谋划策,让丈夫不能离、离不开、离不了。(孟亚生)

读懂拒绝背后的善意

杨 丽

这两天,感动中国的女校长张桂梅一直在热搜榜上“热乎着”。这次不是因为她的先进事迹,而是她对“全职太太”捐款的严词拒绝,引发了争议。

“你给我滚出去!”乍一听上去,这话很刺耳。学生好心来捐款,怎么能这么不领情甚至骂着赶人?全职太太难道就不能做好事了,这是不是一种歧视?教师教书育人,这样的示范到底对不对?面对这些质疑,我们先别急着下判断。

我们身边不乏全职太太们。对于“要不要当全职太太”这一问题,很多人会说,这是个人选择,应当理解和尊重。可对张桂梅来说,这并不容易。看多了山里的女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弃学、早早就嫁人的坎坷命运,这位女校长说,“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让她读书。”“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11年间,这位“奇迹校长”让1645名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而如今,曾经从山里走出来的女孩,又当起了全职太太,这明显与张桂梅一生努力的方向背道而驰,正如她所说的:“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责备背后,更多的是惋惜,是恨铁不成钢,是“爱之深,责之切”。

昔日的女学生做善事值得肯定,这些善款也能帮助更多的女孩从大山里走出来。可施与受,是双方价值认同的过程。古人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同理,如果受赠方不认同捐赠方的价值判断,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女孩走出大山,不是为了当全职太太,最起码,不应当成为大多数女孩的选择。一旦接受这份捐款,会不会给其他女孩带来误导?这份拒绝中,是对“帮助更多女孩走出大山”事业的坚持,也是对女孩们“成就独立自我”的更高期待。这样想来,张桂梅即便言辞犀利,却是“话糙理不糙”。我们应该理解她对全职太太捐款的拒绝,也应该读懂她对女孩们的期望。

好在,张桂梅校长拒绝捐款的故事里,有了一个美丽的结局。疑似当事学生作出回应称,自己当时是因为孩子太小没去上班,第二年已经考上了某小学的特岗教师。这一定让张校长很宽慰。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现实中,有多少女性像这名捐款的女学生一样,因为“孩子没人带”而成为全职太太?早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女性选择离开职场的原因,并非自己喜欢和有条件成为全职太太,而是被家庭负担这座“大山”所牵绊。换句话说,这不是“选择”,而是“无奈”。

对于那些被迫成为全职太太、想要重返岗位的女性来说,家庭成员应如何互相理解、做好分工,社会又应给予怎样的帮助?拒绝“全职太太”捐款事件的背后,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女性的现实困境,给予她们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扶持,带她们走出另一座“大山”。(杨丽)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