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从小剧场到公共文化空间再塑“南京气质”
2020-12-28 10:28:00  来源:现代快报  
1
听新闻

南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尊重了城市记忆、抚慰了城市心灵、呼应了公众的精神需求,使得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想象、城市与个体,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互动、协调。这是南京的文艺气质直线飙升的内在原因

12月26日、27 日,南京大华大戏院接连两天上演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先锋昆曲《319 · 回首紫禁城》《夜奔》。精彩的演出,让观众如醉如痴,也引起业界一致好评。这是南京小剧场热的一个缩影。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85岁的大华大戏院,不仅曾有京剧大师梅兰芳来此演出,历史上还接待过众多中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然而,自 1950年更名“大华电影院”后,大华大戏院再也没有演出过任何剧目。2013年,经过两年多的维修改造,它重新启用最初的名字——大华大戏院。到了2020年10月,随着大华大戏院 · 群剧场的开业,“名家名剧”开始不断回归、聚集。12月27日晚迎来的昆曲名家柯军,更是将其探索了二十年的先锋昆曲及名剧《夜奔》全本,首次带给南京的观众。

此前,凭借京剧《惜·姣》《鉴证》,昆曲《怜香伴》等剧目,刚开门营业两个月的大华大戏院 · 群剧场迅速升温。这座老牌电影院的时尚转身,足以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背后,是一座座小剧场在南京诞生,一幕幕话剧、戏剧在轻叩人们的心灵。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都呈现出令人惊艳的“文艺范儿”。

调研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3月,南京拥有各类小剧场戏剧表演空间 65个,其中商业性文化演出场所12 个、市区公共文化演出场所8个、高校类文化演出场所45个。而在演出活动方面,南京戏剧节青年单元、南京青年戏剧节、水杉杯、长江路小剧场话剧节、小剧场喜剧节、南大周末剧场 …… 可谓琳琅满目。2019年,南京戏剧市场整体的规模、票房的收入、单场上座率均居全国前列。

南京小剧场在数量上,虽与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有差距,但后发优势形成的爆发力引人称道:大师级作品逐步进入小剧场,学院派创作和演出越发活跃 ……

众多小剧场积聚起的声浪和光影,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的建设和兴起,正在打出一张特别的城市名片。

以往,提起南京的特质时,总摆脱不了“大萝卜”的印记,笑言一句“大气包容”之余,还有些“土气”。

事实上,正在飞速发展的南京,不仅仅是“万亿俱乐部”成员,也是一座处处蕴含文化宝藏的古都,几百年前就因一条歌舞浪漫秦淮河的存在,而成为过“文艺青年”。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艺气质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底蕴,缺之不得。文化产业不仅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让一座古老城市焕发生机、变得雅致起来的“魔术棒”。

随着2016年6月南京市入列第一批26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特别是2019年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后,南京加速了“文艺后发”城市的追赶之旅。南京逐步构建了“以政府为引领、以市场为主导”的完善政策体系,2017年起,南京市财政每年落实1500万元文化消费专项资金,采取直接补贴消费者、积分奖励补贴、绩效奖励等多样形式相结合方式,将专项资金补贴给演出市场的供给端和消费端。今年12月4日,南京小剧场内容创作论坛在大华大戏院·群剧场举行。此次论坛形成了诸多共识,打开了诸多思路。政策端、智囊团的给力,为小剧场的繁荣、为创作的兴盛、为文化旅游独特品牌的打造,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

小剧场的勃兴,反映出南京更深层次的追求:致力于城市公共文化的布局。显然,就城市公共文化布局,最直观的方式是进行文化空间的打造。而这,并不止于发力兴办、扶持小剧场。例如,近年来,南京市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城市书房”,助力全民阅读。26 日,南京又多了一家“文都书店”;南京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新建项目层出不穷。文物不再锁在深闺无人问,而是经常“走进去”,与市民共话文明、共话历史;至于以雕塑为表象的街巷公共文化空间更是多见 ……

南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构建,尊重了城市记忆、抚慰了城市心灵、呼应了公众的精神需求,使得历史与现实、空间与想象、城市与个体,实现了文化意义上的互动、协调。这是南京的文艺气质直线飙升的内在原因。

悠悠琴弦,声声古韵,让“诗和远方”停留在人心深处。每一处“文化围炉”的灼灼其华,也是南京的灼灼其华。“文艺范儿”的南京,惊艳了历史,惊艳了当下。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