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不变”与“变”
2020-03-19 18:15:00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现代服务业智库  
1
听新闻

农业是中国的第一产业,一直在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我国农业产值的长期稳步增长为国民基本衣食生活提供了长期“不变”的稳定保障。然而,我国农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更面临来自农产品生产、流通等多方面的挑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更是将农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产加销环节脱档等问题凸显,我国农业发展亟需“变”。面对突发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及“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当前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重视两个方面:继续确保农业对居民食物安全的保障性“不变”和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之“变”。

新冠肺炎疫情视角下我国农产品供应的“不变”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是“三农”工作总要求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纷纷采用严格限制交通运输、延期企业复工复产等方式进行疫情防控。在疫情紧张气氛下,农产品市场上出现居民恐慌性抢购、农产品难以持续性充足供应等现象,农产品的供应保障一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显然是对我国农产品供应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及对我国高质量完成“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对此,文中将分析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状况,探讨我国农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居民食物安全保障的有效性,以此看待我国农业发展中长期“不变”之处。

(一)农产品的供给总量能充分保障市场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下,为控制居民集中性抢购行为、督促居民自觉居家隔离,保障居民日益必需的重要农产品供应成为了首要问题。面对疫情带来的复工复产受限、物流运输受阻、销售不便等诸多方面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切实保障需首先做到数量保障。

1.农产品生产供给规模稳定结构均衡

2016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总体呈平稳态势,农产品供给总量稳定(见表1)。具体上看,2016-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先小幅上升再略有下降的形势,2018年粮食产量较于2016年仅下降了0.39%,产量总体稳定,并未延续粮食产量连增的情形,这主要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相关。但2016-2018年粮食播种面积降幅为1.84%,高于同期粮食产量降幅,表明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即粮食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与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相同,我国肉类产量在2016-2018年间处于先增后减形势,其中肉类产量下降主要归因于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的肉猪产量减少。同一样本期间,我国精炼食用植物油产量变化不大,先小幅下降再略有上升,精炼食用植物油产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不同于上述三类农产品产量变化趋势,我国蔬菜产量在2016-2018年间处于稳定上升趋势。蔬菜产量由2016年的67434.2万吨增至2018年的70346.7万吨,增幅为4.32%,这主要与蔬菜播种面积逐年增加及单产水平提高相关。

2.农产品需求规模平稳结构多元

2016年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消费总量呈现小幅下降趋势(见表2),由2016年的38494.65万吨降至2018年的37772.93万吨,降幅为1.87%,但不同农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并未完全相同。2016-2018年,居民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消费量均逐年降低,其中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的降幅最高(10.18%),蔬菜消费量的降幅最低(3.12%)。相对来看,居民对肉类的需求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四类主要农产品消费中唯一处于需求增加态势的,增幅为9.44%。可看出,近年来,居民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健康营养膳食的意识增强,对肉类高蛋白产品需求明显增加,且尤其重视对食用植物油摄入量的控制。

3.新冠肺炎疫情下农产品供应规模与结构保持“不变”

基于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与消费量的比较发现,2016-2018年居民各主要农产品的消费总量均远低于同期同一农产品的总产量,表明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量可以充分满足居民对其消费需求量。具体上看,粮食的供给盈余最小值为2016年的47681.11万吨;精炼食用植物油的供给盈余最小值为2017年的1678.92万吨;肉类的供给盈余最小值为2018年的3252.39万吨;蔬菜庞大的供需差额同样表明蔬菜供给产量远大于需。可见,我国农产品供给形势十分良好。

进一步发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于2019年末,诸多农产品已处于年尾收成时。虽因流通受阻出现产品滞销情形,但这可侧面证实农产品现有大量储备,不用担心农产品的供应数量,此次疫情并不能干预我国农产品长期“不变”的产量稳定供应态势。所以,在当前我国居民农产品消费规模平稳的趋势下,产量充盈的农产品可为居民的农产品消费安全提供持久有力的保障。

(二)农产品产销的区域互补可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平衡

我国农产品供应虽可在总体规模上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但不同区域间生产资源差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及饮食习惯不同等极易使不同区域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农产品供需不平衡。为详细介绍不同区域间农产品供需差异,文中主要以我国粮食、蔬菜及肉类的产量和消费量为对象进行相关研究(见图1-图6)。

研究发现,我国粮食产区较为集中,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及东北等区域。其中,黑龙江省为我国粮食产量最高的区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4%;河南省与山东省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且分别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1%、8.1%;排列前六省的粮食产量之和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6.9%,近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我国粮食消费区域也相对集中,主要位于东中部地区。其中,广东省为我国粮食消费量最高的地区,排列前六省的粮食消费量之和占全国粮食总消费量的38.2%。进一步发现,位于前六位的粮食高消费区域并未完全与位于前六位的粮食主要产区相对应,各区域内粮食供给未能完全实现自我满足。具体上看,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苏省及四川省均有供给盈余,且黑龙江省供给盈余量最大(6978.95万吨);只有广东省出现了供给短缺,但缺口量仅为39.81万吨,完全可通过市场化手段从周边区域购粮,保证省内居民的粮食安全。

蔬菜供给方面,山东省为我国蔬菜产量最高的区域,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1.6%;河南省与江苏省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且分别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0.3%、8%;排列前六省的蔬菜产量之和已约于全国蔬菜总产量的一半。我国蔬菜消费量中排前六位的区域同样未完全与位于前六位的蔬菜产区相对应,但各区域内蔬菜市场不仅能达到自我供给满足,还可以有充足的盈余产量向国内外市场供应。其中,蔬菜消费量最高的广东省存在着2188.83万吨供给盈余,而蔬菜产量最高的山东省则有供给盈余7259.68万吨。

肉类产区分布方面,山东省依然为我国肉类产量最高的区域,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9.9%;河南省与四川省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且分别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7.8%、7.7%;排列前六省的肉类产量之和约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42.3%,产区集中度不及粮食、蔬菜两类农产品。经图5与图6比较,可发现我国肉类消费量排前六位的区域中只有广东省存在供需不平衡,但供需缺口较小(175.26万吨),便捷的产品供需信息交流、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完全可以促使我国肉类供给实现区域互补。

经图1-图6比较发现,我国部分区域虽然存在部分农产品的供需不平衡,但微小的供需缺口完全可通过区域互补实现。纵观此次疫情,虽各地区封村封路、交通运输不畅等不利因素使各地农产品的调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我国居民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依然坚实。除了各省内原有农产品库存、政府应急储备、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之外,社会各界亦在积极调配以支援物资紧缺地区。例如,对于此次疫情重灾区湖北省,广西、安徽、山东等地纷纷向武汉支援各种鲜活农产品;云南省亦源源不断向湖北省累计捐赠绿色优质农产品12600吨(截至2020年3月4日)。显然,我国农产品产销区域间的调度协作可持续助力保障农产品市场供需平稳。

总之,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农产品稳定“不变”的供给规模及区域调度协作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有力保障居民在疫情期间的农产品消费安全。此外,基于当前农产品的生产及消费状况,可看出农产品供大于需的形势会长期持续,即我国农产品对居民的供应保障作用不会短期改变。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变”

面临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国农产品供应体系彰显了其强大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表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稳中向好,可助于实现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等,可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但此次疫情也给我国农业的经营发展带来诸多影响,暴露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创造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国农业发展亟待转变。

(一)在“变”局中发现问题

1.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交通运输都受到相应的交通管制,农产品市场面临农产品滞销与居民线上订单供不应求的矛盾局面,农产品的供需不匹配直接影响各地瓜果蔬菜等时鲜农产品的销售量。若是农产品长久滞销,必然会影响农户当下收入及扰乱部分地区农产品的春耕生产,不利于下一阶段农产品的按时按量供给。疫情当下,虽农产品滞销问题已通过社会各界帮助而大有缓解,但此次疫情突出了农产品流通中物流配送短板问题。农产品多属于生鲜产品,存在储存难、上市周期短等特质,物流不畅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周期,疫情下时鲜农产品因产品需求规模缩减、缺乏合适的储存及配送条件而不得不低价抛售(甚至低价也无人问津),显然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将直接影响农户收入及生鲜农产品种植行业的发展后劲。

2.农产品营销模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冷链设施的缺乏使当前农产品的交易仍以线下批发市场为主,农产品的销售仍主要依赖于固定的收购商,而疫情的发生限制了收购商的出行、农产品正常批量运输及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的正常经营,所以农产品长期依赖的传统销售模式根本无法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的冲击,农产品滞销在所难免。实际上,依托网络平台的农产品线上销售模式早已推行。2013年末,天猫、京东两大网络购物平台就已相继推出农产品配送供应服务,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及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但随之而来的农产品质量保障问题限制了生鲜农产品的线上发展空间。居民对农产品购买一直有“眼见为实”的消费习惯(这也是农产品至今仍主要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原因),线上购买的农产品往往会因包装、配送等过程中的损耗而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会降低对线上购买农产品的信任度,长久必会使农产品线上销售难以继续开展。

3.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需要完备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农产品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受关注,如何确保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及销售等过程中实现质量安全保障是我国农业绿色健康发展的重大挑战。疫情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受疫情影响,居民对农产品供应来源的疑虑必然会对疫情严重地区在后疫情时期(或许更久的时间)的农产品生产销售造成沉重打击,至于农产品出口方面更会受到国外消费者的非理性排斥,而且疫情发生前的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狭小现象也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担忧的部分写照。所以不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另外,农产品的质量口碑建立不仅依赖于其质量溯源体系,也依赖于其产品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当前我国诸多农产品生产还处于粗放生产阶段,不善于口碑经营,缺乏品牌运营管理的农产品自然会缺乏稳定的市场占有率,抵御诸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市场风险的能力自然较弱。

4.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需要提升

疫情防控期间,大型超市、线上生鲜农产品订单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并非源于农产品产量歉收,恰恰相反的是农产品已出现滞销局面,尤其是规模小的散户受损较大。这种产销脱节的现象表明疫情下农产品无法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变化,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仍以小规模经营的个体农户、家庭农场等居多且分散经营,小规模经营主体的资金周转及生产经营能力有限,产品供给难以符合商家标准化要求,也普遍不配备一条完善的集生产、加工、存储、物流配送及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体系。所以,面对疫情导致的线下销售、配送受阻等问题,许多农产品经营户因早期未参与线上交易平台、未有成熟的物流配送设施而导致供给能力跟不上,极易受市场波动冲击。

(二)在“变”局中抢抓机遇

1.拓展绿色健康农产品市场空间

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不同区域可依托独特的、适宜的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例如,在蔬菜产品方面,莱芜生姜因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维生素及具有健胃、除湿等药用价值而远销国内外市场,颇负盛名;果品方面,已有千年历史的砀山酥梨凭借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养生价值而驰名中外;粮食方面,金寨县严格管控种植环境,生产不施加化肥、农药的高山有机米;禽肉方面,塔里木鸽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且对治疗关节炎、风湿等疾病方面有一定功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见我国特色农产品凭借品质独特、功能多样的特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因品牌宣传不到位、地理位置不便及产品尚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多方面因素而未全部走入消费者视野中,市场空间受限。此次疫情的发生,极大激发了居民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强烈需求,居民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所以,这些营养价值高、绿色健康的特色农产品必将会受到消费者更对青睐,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2.打造农产品网络直销等营销渠道

通过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途径提高产品销量、增加经营收入的销售模式风靡已久,农产品销售也有所涉及,可通过减少中间商环节而获得比收购价更高的收入。但大多农产品生命周期较为短暂,对存储、物流配送要求较高,且农户直供产品多有品质大小不一,所以农产品的线上销售之路因产品难以完全符合消费者主观要求而困难重重。新冠疫情爆发后,面对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变得异常活跃。各地政府纷纷鼓励并带头示范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通过电商官网、在线直播、社区团购平台、微信群推广等多种形式促销农产品,既充分保障了农产品供应,又排解了农产品生产者的销售之忧,更是为线上农产品的供应品质做了广告宣传。由此,即使已度过疫情特殊时期,居民也会更加相信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质量,而农产品生产者也会倾向以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增加客户群,提高市场知名度及销售收入。

3.推动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的发展

品质优良的生鲜农产品一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面对庞大的生鲜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有自主经营,也有与天猫、田园优选、每日鲜、拼多多等多家电商平台进行合作。生鲜农产品的保鲜储运特质需要配套相应的冷链物流设施,冷库、冷藏车、冷藏柜等任何一项冷链设施的缺失都会导致生鲜农产品质量下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但完备的冷链设施需要较高的成本支出,再加上冷链全程IT信息服务断接及用户粘度性差等因素,国内当前冷链物流体系无法正常维持生鲜农产品的供应。疫情发生后,冷链物流的短板暴露得愈发明显,频频出现“货”与“车”的供需信息无法完全匹配问题,给生鲜农产品销售、居民饮食消费带来极大不便,但也由此引发投资者对冷链物流的更多关注。另外,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已明确提出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可见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结论与建议

基于对当前我国农产品供需状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农业给居民食物安全提供长期“不变”的保障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此次突然爆发的疫情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可能性变化。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总规模稳定,各主要农产品供应数量皆有保障;居民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具有消费数量差异,但除了肉类消费量在近三年间有所增加外,粮食、蔬菜、食用植物油的需求量均逐年下降。第二,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我国农产品供应不仅可做到数量充足保障的形势“不变”,亦可通过农产品产销的区域互补持久维持不同区域市场的农产品供需平衡。第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销售过于集中于线下市场交易、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尚未完备、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而分散等多项问题虽都被凸显出来,但同时也迎来了绿色健康的特色农产品、网络直播等农产品新销售模式及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的发展机遇。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于后疫情时期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知名品牌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绿色健康保障等需求日益旺盛,而新冠疫情的发生使这类富含较高营养价值的特色农产品更加备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各区域的农业生产者应更加结合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积极开发出一批优质的特色农产品,满足日益细分的多元化市场需求,在满足居民高标准高质量的消费需求时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当然,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特色农产品品牌的打造。长期以来,缺乏品牌保护的高质量农产品往往因市场恶意压价、产品交易信息不对称等蒙受经济损失。因此,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对于避免低劣农产品恶意混淆、提高产品竞争力及农业经济效益等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企业可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参与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评比活动,亦可通过国内外组织的产品展览、推介会加强自身品牌的宣传。地方政府也应大力协助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如简化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的流程、对符合特色农产品品牌范畴的企业减免一定的税收等。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

不同于小规模的个体农户经营,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可基于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掌握,充分利用土地大面积承包、先进农业生产机械、农业类专业技术人才等推动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更好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首先引导及帮助农户选择区域农业重点发展方向,分类指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成立,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期开展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运营方式差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知识、时下热门的农业经营方式等多方面的培训。同时,地方政府应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如将成绩卓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置为国家现代农业项目的示范点,并辅以相应的财政、贴息贷款支持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首要条件,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条件成立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后,可进一步向农业产业链的中后端推进,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整体提升农业收入水平。如搭建特色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平台,及时将产品供给和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对接,即可缩减中间商的差价空间,亦可避免产销脱节带来的供需矛盾等。

3.加大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形成质量管理闭环

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产品保鲜、损耗等问题与农产品食用安全、价位密切相关,但适宜农产品运输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成本颇高,许多农产品经营者不具备自建冷链物流的能力,而依托京东等第三方物流力量又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地方政府可结合区域农产品经营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支持,对已集聚较多规模化农产品经营的区域经营提供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专项基金,为众多农产品经营者搭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产品经营尚未成熟化、规模化的区域可帮助寻找冷链物流共享方,以公共物流的方式带动该区域内农产品经营发展。农产品质量不稳定一直都是阻碍农业长足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的阻碍。所以,建立涵盖从田地到餐桌的整个农产品供应流程的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非常重要。地方政府可与互联网行业人才合作开发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鼓励各个参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主体(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物流运输者、线上线下平台销售者等)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的建设,将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各阶段中的信息都尽量公开、透明化。既可避免农产品价格虚高现象、保证消费端的农产品品质,又可借助需求端的全民监督反向督促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作者:薛平平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博士、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张为付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