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网络社交媒体中流行一种“伪科普”广告。这种广告乍看起来像是科学含量不低的“科普网文”,充斥着高深晦涩的专业名词、“重量级”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援引,极具“科普范儿”,然而不久就画风突变,大肆推销某种药品或医疗器械。(7月22日 《人民日报》APP)
在朋友圈里,我们时常能看到类似的“伪科普”广告。相比于年轻人,中老年人群的保健需求更大,因此更容易轻信各类“伪科普”广告。这种广告中所引用的专业名词、专家解读、权威数据极具迷惑性,看似十分科学权威,实际上只是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断章取义,甚至偷换概念,极易对阅读者产生错误引导,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这种披着“科普”外衣的广告,容易使我们联想起那些盛行网络的“科学流言”,如“一滴血测癌”、“打疫苗会破坏免疫系统”等。但“伪科普”广告与“科学流言”还不太相同。“科学流言”流传范围较广,因此会有更大的几率被专家澄清。相比之下,“伪科普”广告隐秘性更强,且很容易以假乱真,令人分辨不清。
“伪科普”广告的盛行,与平台审查疏忽有直接关系。多数平台在推送广告时,显然并不会花大量精力去核实某篇广告文中的科普内容是否属实,毕竟“科普”内容真实与否,都只是广告方的“广告词”,好像与平台并无直接关系。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这类“伪科普”广告也缺乏统一规范。用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等手法,为自家广告披上“科普”外衣,这显然已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是必须予以制止的。至于这种行为是否属于虚假宣传,是否已经违规违法,是否该受到相应惩处,应该由有关部门作出具体规定,再由平台加强监督审查,使“伪科普”广告无处遁形。
除此之外,网民自身也应该提高对“伪科普”广告的辨识能力。对于“科普范儿”很浓的广告文,应自觉提高警惕,对文中所引用的“专家解读”、“权威数据”应通过多种渠道多方查证,不被“伪科普”所迷惑。当然,广告方也应充分认识到“伪科普”广告的危害。广告的确是为推销产品而服务的,但广告文是多种多样的,广告创意也可以有很多,推销产品也不止打广告一种方法,何必一定要以“伪科普”为加持呢?(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