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失去洋味的圣诞节值得担忧吗?
2017-12-26 10: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平安夜、圣诞节,中国各大城市又迎来了新的销售高峰。而在众多年轻人欢度圣诞节的时候,有不少人也表达出对“圣诞节”的担忧,他们纷纷表示“不过洋节”。可笔者却认为,圣诞节虽然有一定的文化意味,可在当下却还不足以称之为“文化入侵”,过分的担忧没有必要。

  的确,圣诞节是西方的“传统佳节”,作为“耶稣的生日”,它的存在有着很强的宗教意味和文化意味。可在传入中国后,它经由各种“改造”,其外来文化意味正逐渐减少,甚至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圣诞气息,沦为一类消费性节日。试问,在大街上,有多少年轻人了解圣诞节的由来?有多少年轻人会参加“圣诞颂”?有多少年轻人知道圣诞节除了大餐和礼物,还有其他活动?空有文化形式,却无文化内涵,这样的圣诞节可怕吗?

  再者,中国的圣诞节也不是纯粹的西方圣诞节,改造后的圣诞节,也有自己的中国味。譬如“平安夜吃苹果”的“习俗”。也许有人会说,平安夜吃苹果求平安很正常。可实际上,这是在近十几年才出现的“中国式讲究”,其来源甚至难以考证。如今,甚至还有人将中国的冬至节与圣诞节联系在一起,倡导圣诞节吃饺子。这在西方宗教人士看来,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事实上,圣诞节没有改变我们,反而是我们在改变圣诞节。而正如一些网友说的那样,与其担心圣诞节的“入侵”,不如把圣诞节过成“中国自己的节日”。

  在我国历史上经历过数次的“文化大融合”,而多元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外来文化,我们要善于吸收其中的精华,并去掉其中的糟粕,以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圣诞节虽然是一个西方节日,可它不应该受到全面的排斥,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其中有利于我们的一面,突出其关注亲情的内涵,发挥出其最大的文化效益。

  不可否认,圣诞节商业气氛浓厚,打折促销、约会吃饭、聚会游玩等等娱乐活动总能在圣诞节上找到合适的理由。相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冷冷清清”,圣诞节的“熙熙攘攘”尤为让人注意。但这不能说明,圣诞节的文化感染力很强,反而能说明,我们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上做得还不够。文化节日需要得到持续发展和革新,才能找到适应时代需求的契合点,拘泥于传统形式,则难以进步。

  说到底,不要担心圣诞节的文化入侵,因为它还没有具备这样态势。面对圣诞节的来临,吸收与创新,才是我们应有的“战斗姿态”。(严奇)

标签:
责编:潘军艳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