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让“领导注意”,更须让“群众满意”
2017-12-21 08: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农村危房改造,优先考虑离主干道、铁路线近的位置,甚至将房屋面向高铁线路、公路的一侧刷白,另一侧不管不顾……在工作中,究竟是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还是打着“群众”的幌子让“领导注意”,检验着政绩导向,也折射出作风问题。(12月18日,人民网)

  干工作,到底是让“群众满意”,还是让“领导注意”?近日,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有的认为,当前许多干部干工作只“唯上”,政绩观和作风都有问题;有的认为,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干部还是在为老百姓干实事……其实,笔者认为,“群众满意”和“领导注意”这二者并非一定对立,可以有机统一。干工作,让“领导注意”,更须让“群众满意”。

  无可厚非,作为一名干部需要追求政绩,也需要向上级展示的舞台,所做的工作希望引起领导注意,希望得到领导的肯定,这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大家也能理解。但前提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做了工作,而且做出了成绩,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这样的干部,相信没有人非议,各级组织也会认可和重用,这也是我国倡导的鲜明的用人导向。相反,所做工作只为引起领导注意,做表面文章,置群众的利益于不顾的干部是不得人心的,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也不会得到组织的肯定和重用。

  事实证明,只要时刻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这样的干部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信任和拥戴,就会引起领导的“注意”,就会得到组织的肯定。焦裕禄、孔繁森等同志不正是这样的好干部吗?

  因此,作为干部,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赶人民群众的“考”,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指挥棒,始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变以“对上”为主转向“对下”为主,要由过“领导关”转向过“群众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我们坚信,这样的干部,这样的工作,不引起领导的“注意”都是不可能的了。(文/江权)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