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已违纪违法,党永远是我心中的红太阳,照耀我走到人生尽头”……写忏悔录是违纪党员干部接受组织审查时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是问题官员对自己的理想、信念进行深刻反思。许多忏悔录内容深刻,对其他党员干部起到明显的警示教育作用。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梳理发现,有部分忏悔录的模式化、套路化表达令人啼笑皆非,各种“套话”充斥其间。(新华网 11月2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度的笼子越织越紧,纪律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打虎”“拍蝇”毫不留情、从不手软,形成了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迈向了“零容忍”常态化的反腐新境界。针对违纪党员干部,用法律法规严厉惩处的同时,思想改造也是一项“必修课”, 写忏悔录成为违纪党员干部接受组织审查时进行思想改造的重要环节。
忏悔录,都是用违纪干部的惨痛教训换来的,本应最大限度挖掘它们的价值,成为对党员干部警示学习重要材料,然而,在现有的忏悔录中,违纪干部打虚假感情牌、找客观理由成为忏悔录的主要内容,没有真正对自己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反思, 警示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写忏悔录的思想改造方法值得让人反思。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沉淀,更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样,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学习、积累,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组织培养。所以,一名干部思想滑坡,最终深陷囹圄,也不是一天两天造就的,对自己错误思想、行为的认识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仅仅通过接受组织审查时写忏悔书的方式认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罪责不能做到深刻反思,为自己找客观理由,为自己的罪责开拖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也不是说不需要忏悔,但需要掌握方式方法,不能让“忏悔录”成为悔过“套路”,成为开罪的途径。
忏悔是必须的,但不是一接受组织审查就忏悔,错误思想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么纠正错误思想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功的,真正的认识自己的错误,作出深刻的忏悔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认真的反思、需要组织的引导,在经历整个思想的洗礼以后的忏悔,才能让其他仍在位的党员领导干部灵魂受到触动、受到教育,否则,只会让人觉得虚伪,甚至可能引发反感。(王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