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不跑10个马拉松不能毕业”的意义大于争议
2017-11-17 09: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读大学要完成10个“马拉松”?来自合肥学院的这则消息引发关注。根据今年8月起实施的《合肥学院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定办法》,在校学生须累计完成至少10个“马拉松”(约420千米)健身跑,即在校学习期间平均每周跑步2次,每次2至3千米。(11月16日《北京晨报》)

  《要拿毕业证先跑10个“马拉松”》,是这篇报道的标题。这个标题的确很有吸引力。之所以能够引发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读大学要完成10个马拉松,还要将其和毕业证挂钩,合适吗?对此,各路人马纷纷发表高见。有人认为,这是大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创新,值得鼓励和推广;有人质疑,这是学校的作秀噱头,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实,这样的质疑和争论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功利主义横行的当下,成绩就是硬道理。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潜意识下都认为成绩比啥都重要,只要学习成绩好了,体育锻炼自然可以从轻处理。在这样的语境下,体育运动不可避免地陷入边缘化境地。比如,在一些地方一些学校,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某某老师,最近学生成绩一直提不上来,能不能把体育课调给我,帮学生补一下……尤其是“语数外”老师向体育老师“要课(时)”的情况较为普遍。

  不可否认,伴随物质生活的渐次丰盈,大学生的生存状态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久前,一篇“好日子为何养出弱孩子”的新闻报道,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关注,说的就是现在青少年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体质变差。最新的健康数据也显示,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很多年轻人的体质甚至不如老年人。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不跑10个马拉松不能毕业”的考核评定办法,在大学生体质每况愈下的当下,确实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是有帮助、有益处的。从报道中不难看出,设置该项考核的初衷,是希望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通过长跑活动养成运动习惯,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时营造一个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校园氛围。这样的改革与创新,值得肯定。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考核评定模式,将考核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的转变。只要稍微留心便不难发现,在以往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里,通常都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结合,只要平时上课按时出勤,只要期末考试成绩还凑合,就可以轻松过关。而10个马拉松,大约420千米的里程,想要“一气呵成”是不可能的。可见,这样的考核评定模式,不仅堵死了那些喜欢“临阵磨枪”的机会主义者的后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尊重与敬畏。

  “不跑10个马拉松不能毕业”,即使是作秀噱头又何妨!只要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能通过体育课程来提升学生体质,何乐而不为呢?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所说,评价这类课程好不好,主要看学生学习成长发展中是否需要,如果需要,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课是合理的。

  丁恒情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