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关注健康的时代,“健康”“养生”是最容易获得认同的“牌”。今年中秋节前,一些电商平台和微店就出现了号称有“养生”“保健”功效的月饼。(9月28日 法制日报)
中秋将至,月饼市场异常火爆,除了常见的五仁月饼、水果月饼,还出现了养生月饼、酵素月饼。这些新派月饼主打健康牌,声称具有保健功效,吸引了广大人们的购买。但养生月饼真的养生吗?
众所周知,传统月饼高糖、高油,长期食用不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有些商家便抓住了顾客的消费心理,推出了养生月饼、酵素月饼。商家宣传这些月饼中含有能补血、养颜、保健等作用的养生食材或是添加了酵素原液,低脂肪,低糖,从而使月饼更健康美味。但事实却不是如此。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未经医生诊断,乱食含天麻、人参、虫草这些中药材的“养生月饼”,不仅对健康无益,还会对身体有害。高价的养生月饼、酵素月饼有可能变成了损害健康的毒药。
我国食品法规定普通食品不得宣传或暗示有治疗或预防疾病功能。月饼属于普通食品,不是保健食品,是不能任意加入只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草药。为何养生月饼、酵素月饼还能如此火遍市场?首先商家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其次消费者在购买月饼时,只注重功效宣传和华丽包装,很少有人关注商家资质、产品是否合格等信息。
对于中国人来讲,说月饼是一种食品,不如说它是一文化产品,它象征着中秋佳节团圆和睦,我们要让月饼回归中秋文化。首先监管部门要出重拳,每到中秋节都会开展月饼专项整治行动,但仍会有三无月饼在市场上流通,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取缔无证加工点,除了加大对商超等流通场所的检查,对于网售月饼也要进行监管。其次,消费者要理性购买特色月饼,购买时要查看厂家信息、产品信息及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要把好入口关,不买三无产品。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让月饼回归中秋文化,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者: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