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名优农产品进京,监管也要“上线”
2017-09-28 08: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陕西蒲城的酥梨、山西壶关的旱地西红柿、贵州的有机山茶油……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各地名优农产品都赶在国庆前夕密集进京推介。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京城“菜篮子”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了解到,新发地特色农产品热销,陕西蒲城县长来京卖酥梨,“贵州特产馆”在新发地名特优展销中心正式开业。另外,眼下正值蔬菜供应换季时期,夏季冷凉地区的蔬菜逐渐退市,后续产地蔬菜与设施蔬菜陆续上市。节前新发地市场蔬菜的整体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略有上涨。(9月27日《北京晨报》)

  北京是个特大型的消费城市,好的产品在这里都能卖到好的价格。可以说,让优质的农特产品走进北京的千家万户,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而且也能让优质农产品打开销路,变成老百姓手里的真金白银,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但是于每个消费者而言,最关注的除了特色农特产品的种类和价格外,更在乎的是安全。毕竟,民以食为天,缺失了质量保障,无疑会贻害无穷。尤其在“吃得更健康,吃得更安全”的语境下,如何让这些特色农产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最重要的,而缺少了监管,必然会隐患重重。

  无疑,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抽检就是确保安全的主要措施。但是,我们也发现抽检特色农产品,监管部门往往只是在发现了问题的时候,出现了隐患的时候,才会对相关产品的检测。比如,大葱出现问题,就重点检测大葱;油菜出现问题,就重点检测油菜;鱼儿出现问题,就重点检测鱼儿;螃蟹出现问题,就重点检测螃蟹……显然,对于特色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来说,这样的管理办法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还会给市场安全留下隐患。毕竟,一些没有发现问题的特色农产品并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对于特色农产品的监管,应该都是重点。

  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应提前下手,监管力量要及时上线,建立起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对特色农产品念“监管经”。首先,强化生产源头的监管。比如,我们发现了一些大米、小麦里存在镉元素,这些含镉的大米、小麦是从“有毒土地”上生产的;比如,我们发现了一些蔬菜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是因为在种植蔬菜的时候,超量使用了农药,甚至是使用了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所以,强化生产源头监管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延伸监管触角,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到田间地头转一转、看一看。只有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安全,才能令人放心。

  其次,强化经营市场质量监督检查。大型超市、食品经营店、农贸市场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主战场,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对特色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力度,做到“批批都检测”,不留死角。同时,还要确保特色农产品经营户相关资质证件齐全,并要求经营户对所有特色农产品信息进行标注,包括品种、成分、等级、收获日期、运输途径,存储场地等,切实做到一目了然、全程可追溯。并且应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下架处理,以保障进京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可靠。

  可以说,加强对进京特色农产品的监管,不仅是维护舌尖安全的需要,还能最大程度提振市民的消费信心,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如何把好事情办好?这就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切实肩负起责任、履职到位,真正让进京的特色农产品吃起来更放心、更安全。

  丁恒情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