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临时工未走,外包人员又来
2017-09-06 09: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8月28日,一段游客在浙江安吉漂流被打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一位身穿救生衣的游客和几位手持棍棒的男子发生口角,相互争执,随后一个身穿黑色上衣的男子突然掌掴了该游客。事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打人者是外包人员,并不属于景区管理。安吉县公安局发布通报称,8月27日,参与打人的两人已被当地警方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安吉县旅委也对涉事景区做出停业整顿的处理。(8月29日《北京青年报》,http://news.163.com/17/0829/01/CSVIOQBO000187VI.html)

  临时工似乎是个替罪羊。在以往发生的诸多冲突中,涉事人员是“临时工”是很多单位的措词。是否果真是临时工不得而知,但声称其为临时工是有好处的。既然是临时工,其素质就难有保证,言外之意是在编职工都是高素质的,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这样,保留了单位的形象,还能减轻受到的处罚。但,临时工果真能成为遮羞布吗?

  现在,临时工这只替罪羊还未完全消失,一只新的替罪羊又出现了——外包人员。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同,景区要说是临时工,恐怕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但说外包,似乎就合情合法合理了。“临时工、外包人员......汉语词汇量真大。”有网友如此评价。

  是否外包人员,姑且不去追究。即便真的是外包人员,景区就没有责任了吗?游客进的是景区,享受的是景区的风光和服务,至于某一项目是否外包,至于工作人员是否外包人员,对于游客来说,并不重要,他也无法识别。因此,无论是否外包,景区都必须保证游客享受到良好的服务。更进一步来说,只要是景区中的服务项目,哪怕是外包,景区也都是享受到了其中的收益的。有权益就有责任,景区就必须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其服务质量。

  事实也是如此,安吉县旅委已将该企业列入了“黑名单”,并要求停业整顿。可见,并未因其是外包项目,就减轻处罚力度。景区也表示,此事“充分暴露了我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缺失,我们深刻表示道歉”,公司还将派人前往上海向涉事游客当面道歉,与拍照业务承包方解除合同并开展停业整顿。这样的态度,还是正确的,那又何必牵扯什么外包人员呢?错了就是错了,与是否外包没有关系。

  但愿外包人员是第一次出现,也是最后一次出现。

  关育兵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