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一元购画众筹真相总有水落石出时
2017-08-31 09:1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昨天,你朋友圈里是满屏的画作吗?或者说,你在“小朋友画廊”买画了吗?最低只需要一元钱就可“购买”一幅“小朋友”画作的电子版,一键存为屏保。并可成为项目捐助者,监督这笔高达1500万元、用于帮助精智障碍者(患有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精神智力障碍的特殊人群)的善款使用。(2017年8月30《南方都市报》)  

   网络众筹近几年相当火爆,之所以火爆,在网络里发布一些相关的救助信息,就会获得广大网民的关注,就会激发广大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广大网民积极踊跃地奉献爱心,自发地进行捐款。网络众筹出现曾经解决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正是这样,当相关人员在出现重大疾病或者其他事件通过网络众筹时,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改善。再者就是网络众筹方式也相当简单,有很多人通过在朋友圈发微信的方式就能够达到筹款的目的,正是这样,网络众筹越来越常见。  

   网络众筹有其好处,激发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弘扬了时代正能量,为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大贡献。可是网络众筹也有很大的问题,就今天的新闻来讲,一元购画是相关部门对弱势群体即精智障碍者所进行的一次网络平台众筹活动,通过众筹,将获得的善款帮助他们生活治病,可是其结果呢,却饱受广大网民的质疑,网民质疑是相关部门的一场营销行为,尤其是所作的画作,很多网民提出了不是精智障碍者所做,在一这活动中发起单位存在着更多的个人功利。  

   本是好事,为什么会让广大网民说三道四,质疑其行为有问题呢?关键的就是在此次众筹活动中依然是逃离了相关部门的监管之外,在活动中,完全是相关单位自己说什么是什么,没有第三方单位监督,或者是没有官方对捐得的这一笔钱进行监管,正是这样才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精智障碍人员是不是有能力画出这样的作品,依旧是一个问号。再者就是看似一人只捐一元,但是一幅作品可以获得无数善款,因为不可能一幅电子作品只卖一元而已,正是这样,才让广大百姓认为有敛财之嫌。  

    网络众筹事件被质疑的人多了,特别是有很多网络众筹事件是某些人弄虚作假行为,如2015年8月,女子杨某通过个人微博发布虚假信息,谎称其父在天津港爆炸事故中遇难,母亲已于一年前去世。微博发布不久就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同情。借助微博“打赏”功能,杨某骗取网友近10万元“打赏”。还有就是在2016年2月一位德国留学的学生因为有病,在网络里众筹500万,也引起众多网民的质疑,结果众筹金额一下子从500万缩水到50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北大女生章莹颖在美国失联遇害,其家人也收到了众多爱心人士的捐款,也招致了广大百姓的质疑,因此说在网络里众筹,不能随意,更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规定进行约束,只有给众筹行为戴上紧箍咒,相信网络众筹一定会走出一条法治之路,文明之路。  

   最后一句话,针对于上述新闻所出现的事件,无论是网民还是众筹单位谁对谁非且不必分辨,只看这笔钱在使用过程中,是不是合乎规范了,到时候谁是谁非自有公断,打了谁的脸百姓总会看到的。(苗凤军)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