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紫牛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在淮安市生态新城高铁办事处三庙村部分村民身上发生一怪事,如今的他们,开门就见墓地,而且还是一大片。可奇葩的是,该处在建的墓地名为紫薇陵园,目前还没有经过规划、报批等手续,可以说是个违建项目。(扬子晚报8月2日)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死人与活人争地”,这不,一则现实版的“诡异规划”就发生在三庙村部分村民身上。在没有经过规划、报批等手续情况下,一片名为紫薇陵园墓地,占地30余亩,总投资92万余元工程即将竣工。令人嘘唏的是,村民每次找村委会反映时,村里都以高铁建设需要,是政府工程为由不予理睬。更为奇葩的是,村支书说“有无规划手续不是村支书这一级别的人知道的。”。而且,在场的生态新城高铁办事处张主任也称不知道是否有手续。那么,笔者想问的是,这一规划到底由谁负责?
就算如村支书介绍,这片土地早已不种农作物,属于基本废弃农田,因为土地上有高压线铁塔,村民就在此种树,在“征用”该片土地时,村民的补偿费用都已到位。村民说不知道在此建墓地,“那是村民思想觉悟不统一,是违心的”,在选址、测算过程中,都有村民参加。试问,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需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禁止在耕地、林地地区建造坟墓。难道相关部门不知道?占地30余亩,总投资92万余元工程非“堆积木”,此种“先上船后买票”“先斩后奏”的做法尴尬了谁?
当然,稍加梳理事情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因为要修高铁,势必牵涉沿线的坟墓搬迁,搬迁何地,势必征地。“征地”一个敏感的词汇。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牵线搭桥、如果没有村上的大力配合、如果没有村民的许可,此事很难办成。个中是否有利益纠葛暂且抛至一边,也是笔者不能妄下论断的。但需要厘清的是,毗邻村民2米之隔、能容纳5000余座坟墓的公益性墓地需要征求村民意见吗?禁止在耕地、林地地区建造坟墓,没有按规定进行报批就开建了,是谁点头许可的?
“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地方的发展,村民做出一点点牺牲或是让步也不是不可以,但问题是,得弄清楚先有房还是先有墓地,一座面积不小的墓园建在村民家门口是不是合适,是不是符合公序良俗?想必,放在谁的心里都是一道过不去的“坎”。为此,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是,没有规划、报批,从根本上就违规的紫薇陵园何去何从?纵观周围高楼林立,墓地建在此处是否适宜?居住在墓地周边的村民该如何接下来的生活?对涉及墓地修建的几方负责人该如何问责?等等如是。总之一点,高铁建设需要也好,政府工程也罢,都并非“诡异规划”说辞。
最后,沿用有评论者一句话:做责任政府,就是要将自己从具体的经济利益纠葛中独立出来,成为公共利益的执行者、经济利益的平衡者。同时,给予群众权利诉求的正常通路,确立公开透明的决策机制、营造包容性舆论环境。再看“诡异规划”违建项目,考验着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本真,考验着是否“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这既是政府形象,亦是获得民心考量。着实让人拭目以待。
鱼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