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新城高铁办事处三庙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村民们一开家门,就会见到一大片新墓地。而且更让他们烦恼的是,墓地建成后,每天将会有死者安葬,吹吹打打噪音不断,呼天喊地哭声一片,祭祀用品到处飘散…….(见8月1日扬子晚报网)阴阳合一,活人与死人为伴,当属天下奇闻。
在村中建陵园,违背民意和公序良俗。据三庙村村民反映,在村里建的这一墓地项目,事先没有发布征地信息等告示,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村里干部当初告诉村民是建停车场,结果却建成了墓地,这显然欺骗了村民。若当初如实说明是建墓地,村民大会是不会通过的。这是因为,按照中国人传统习俗,人们对死亡是颇为忌惮的,总觉得死亡是一件让人背后发凉的事情。开门就见墓地,不仅让他们觉得很不吉利,也会让人心里瘆得慌。就是大白天经过墓地时,也会心生沉重与肃穆,仿佛迎面的风都是阴森森的。到了夜晚,更会让人产生恐惧心理,妇女和小孩尤甚。基层各级政府和官员常常把“执政为民”、爱民惠民挂在嘴边,如此违背民意民俗,惠民实则变成了“晦民”。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占地30余亩的名为紫薇陵园项目,还是个违建项目。紫薇陵园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但在三庙村村委会那里,却拿不出规划、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甚至连效果图也没有。对此,村支书李从高称:“有无规划手续,不是村支书这一级别的人知道的。”按照国家规定,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三庙村在建的紫薇陵园项目,需县一级的淮安市生态新城管委会审批,但生态新城管委会并没有接到或进行紫薇陵园规划工作,也没有进行报批。后来,管委会工作人员才给记者打电话告知,高铁办事处已将建设紫薇陵园项目材料报到管委会,管委会也正在研究,这显然是在做堵漏的工作。这种欺上瞒下满下的违规项目,究竟是经过谁让开工建设的?大概乡政府暨官员难脱干系,其法制观念和“执政为民”理念淡薄,可见一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村民家门口建陵园,显然侵犯了村民应该享受的安居乐业生活的合法权益。对此,希望淮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发挥监管作用,叫停这个违背公序良俗的项目,不能让它危害民生了。此事的教训,其他地方也须引以为戒。
作者: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