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公共服务充足了,蹭空调”的才会少
2017-07-24 17: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许多地方持续高温,但凡有宜家处,“蹭宜家”这一纳凉方式又卷入重来。很多人拖家带口而来,蹭沙发蹭WiFi还不够,还摆出“葛优躺”的姿势,更有甚者脱了鞋上床蹭被,实在是舒服极了。

  每到炎夏就会出现的“宜家蹭空调”新闻,难道只是单纯的“讨伐”市民在公共场合的文明修养不够吗?举个例子,有的高校自习室凉爽宜人,有的却闷热难耐,部分学生“闻风而动”每天赶到有空调的高校自习,但大家却不会苛责这样的现象。可见,舆论苛责的不是“蹭空调”本身,而是“蹭”时的不文明行为和不合时宜的举动。围观群众可以本着宽容的心态对待这些纳凉者,但对于需要盈利的商户,纳凉者光着膀子、横七竖八地躺着实“辣眼睛”,影响商家的经营环境不应该,妨碍他人对商品的体验和购买也不应该。

  7月,许多地方都在经历高温“烧烤”。与“烧烤”的难耐相对应的是,微薄的“防暑降温费”解不了燃眉之急。很多单位的防暑降温费别说用于避暑休闲了,就是花在空调电费上的支出也很紧巴。不得不说,对中低收入者、还有拿着较低退休金的老年人而言,如何躲避酷暑是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文明生活是有成本的,超前的文明标准,确实会对城市里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有严重的约束,你以为的必需品对于一些人来说,却可能是奢侈品。

  笔者觉得,气象管理部门已将高温定为“红色预警”,高温就是一种气象灾害,应对也理应上升到社会管理层面。防暑与避暑为何不能成为一种公共服务?当然,不一定要专门修建“避暑场馆”。考虑到许多公共场所已有中央空调,一些地方还有免费开放的防空洞,能否让这些场所在盛夏延长开放时间甚至全天开放,供公众纳凉。在一些“火炉城市”,一些大商场是否可划出一定纳凉区域,弄些简单的躺椅,让人大大方方和心安理得地去睡?如此公益,对社会形象和企业品牌难道不是好事吗?

  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的地铁,在炎炎夏日也迎来了一群老朋友——地铁纳凉族。与一些城市不同的是,杭州地铁今年在纳凉族较为集中的站点开辟了“纳凉专区”,希望通过这一举措,与纳凉市民形成一种精神默契,引导市民文明纳凉,让往年无序的纳凉场面有所改观。可以这么说,“蹭空调”的热度多少,实际上预警着这座城市纳凉避暑的公共场所缺乏程度的多少。公共服务充足了,“蹭空调”自然会少。

  一个现代的宜居城市,不应没有低收入者纳凉的地方。公共场所对纳凉者怀有雅量,纳凉者也应在公共场所文明纳凉,互相体谅、相互配合,才是乐见的结果。(文心衣)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