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踏出大学校园的学子们步履匆匆,忙着就业,忙着应聘,忙着依依惜别,忙着收拾行囊,然而一场令人痛心的隐形浪费也在悄然上演。
据新华网报道,记者走访北京、郑州、新乡多所高校发现,宿舍楼旁旧书回收的生意异常火爆。一箱箱用了多年的书,带着不方便,邮寄家中又贵,被学生当成废纸以几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前来收书的小贩。有毕业生开玩笑说:花了一麻袋的钱去上大学,买了一麻袋的书,最后毕业了,把书卖了,也只能买得起一个麻袋。
书籍是知识的承载,书虽然被使用过,但知识不会过时。在这些被“白菜价”处理掉的书中,有的是朝夕相伴几年大学生涯的课本;有的是没怎么翻动、甚至没有拆封的教辅;更有很多是珍贵的学习笔记,它们就这样被当成“累赘”被当废纸卖掉,送往废品收购站,成为造纸的原料,着实让人痛心。
共享时代,如何让这些价值尚存的旧书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有的学校每年在毕业季会鼓励学生向图书馆捐书,图书馆会根据书的稀缺程度、类别合理安放,成为图书馆的一部分。比如,很多图书网站拥有“旧书回收”和“旧书销售”项目,有些网站将回收过来的书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科目再次销售。也比如,校园摆个地摊,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下赠书的信息。但对忙于毕业的学生们来说,这样的渠道和平台又太少,有的操作起来又太麻烦、费时费力。
共享时代,往往不缺乏共享理念,而是缺少与现实对接的共享创意和共享之道。如何建立起全面、系统又操作性强的覆盖各个高校甚至中小学的共享渠道和平台,给旧书找个合适的归宿,实现价值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是我们社会企业、校园创客、学生组织等共同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文/张学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