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骑牛小童更像是文化传承误入歧途的隐喻
2017-06-26 09: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从去年冬天开始,醉心于国学的成都市民李里,就开始牵上牛或驴送孩子上幼儿园,途中还会带孩子背诵古诗词经典,“沟通了人、物与自然,父与子的感情。”最近,他和儿子被路人拍下了照片传上微博后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李里说,“我觉得,传统文化应该贯穿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当中。”(624日《成都商报》)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6630 

  近些年,国人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关注一直在呈上升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学班、读经班之类的与国学有关的教育活动也多了起来,很多城市里,与“汉服”有关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至于像成都这对父子一样,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复古”化的也大有人在。 

  有更多的人关注国学关注传统文化,对国学复兴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问题在于,国学和传统文化一定要以复古的形式出现吗?没有了“细雨骑驴”,就再也无法找到“细雨骑驴入剑门”的意境吗?恐怕不是。如果某种文化只能以某些特定的形式呈现出来,那就只能说明这种文化是死文化,已经丧失了生命力,没有了存在价值。而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一定会将文化的因子注入每一个时代,在时代的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可是,现在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热,却与这位出现在城市街道上的骑牛小童一样,显得突兀而怪异——小童是当今时代的小童,街道也是现代化的街道,但“牧童归去横牛背”却是属于遥远时代的过去时。 

  这种与他人显得格格不入的形象,很容易让孩子遭到其他人的孤立,或者至少是与之保持某种距离的“侧目”。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很多与“汉服”有关的活动,通常都是一群人一起去做,而鲜有单个人单独出现在公众场合的原因所在——当以群体的形式出现时,不仅个人的焦虑感会大大降低,周围的人对其进行排斥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那些长期穿着“汉服”出现在公众场合的人士,也大都因被“侧目”而感受过程度不一的来自外届的压力,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不是因为压力逐渐减小了,而是因为对这样的压力逐渐习惯了。 

  这种习惯是对成年人而言的,对未成年人而言,因为穿着、行为方式等与众不同而招致的压力,却可能是以其现有的心智水平和抗压能力所无法承受的。武断、粗暴地将其置于这样的压力之下,这样的家长是非常不负责任的。最好的做法应该是,在家里,或者私人的场合、表演的场合,尽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或骑牛或骑驴或汉服棕鞋,但在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公众场合,则尽可能地不要让孩子在外在形象和行为上过于与众不同。 

  个体如此,国学和传统文化亦是如此。甚至,文化的因子若想在时代中获得传承,绝不能靠对“侧目”的无视,靠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抗来自社会的压力,而应彻底融入当今时代中去,让自己成为时代中自然流淌的血液,滋养时代中的人们,并孕育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统。 

  国学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在每个时代都不曾脱离过那个时代而存在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能够在当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与当代生活以一种自然的姿态实现和谐共存,否则,它就永远会像一个在现代都市里骑牛而行的牧童一样,突兀、怪异,除了收获一些好奇的关注,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 

  张楠之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