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内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已经取消药品加成的福建、湖南、四川等省采访发现,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取消药品加成导致低价药“招标死”的现象。
(5月15日《经济参考报》)
取消药品加成之后,一些低价药遭遇了“招标死”。低价药根本无法进入到医院的药房里。这是很奇怪,很难以理解的事情。既然取消了医院的药品加成,所有的药品都是不赚钱的了,采购的药品是低价还是高价,对于医院来说都没有丝毫意义。高价药品是按照进价销售的,低价药品也是按照进价销售的。为何遭遇“招标死”的偏偏都是低价药品?
低价药品,价格虽然低廉,并不意味着其治疗的效果不好。恰恰是一些低价的药品才是救命药,在救死扶伤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低价药品无法通过医院的招标,说明一个问题,目前执行的取消药品加成或许有隐情。
道理十分明显: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医院销售药品是不能赚取利益的。不能赚取利益,低价药品和高价药品对于医院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的。没有了区别,为何低价药品却不能进入医院?很可能的原因是,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遭遇了形式主义。表面上看进入医院的药品,医院是按照进价销售的,而实际上他们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利益。
这才是医院医药招标出现“招标死”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低价药品无利可图,高价药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取利益。当一个个低价药遭遇“招标死”的时候,是对患者权利以及生命健康的巨大侵害。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直接把解决看病贵的政策架空了。最终,也就会让“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不能造福患者。
不仅是对患者权益的侵害,还是对药品公司的严重打击。打击了药品公司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生产低价药,原本是正常的生产秩序,可是,当这些企业生产的低价药不能进入医院的时候,不能通过招标环节的时候,谁还愿意生产低价药品?企业不愿意生产低价药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就会降低,患者的治疗负担就会加剧。而药品公司也就会因此放弃对低价药品的生产。
“低价药遭遇招标死”不是个小事情,这至少说明一点,在药品招标的过程中,是不够透明的,决定招标结果的不是药品效果,不是药品价格,而是这款药品是不是能继续让医院获取利?。监管部门必须严查“代价药品遭遇招标死”的现象,看看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问题?
作者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