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点儿唾液样本,就能知道自己孩子未来是否具备成为博尔特的运动天赋基因”;甚至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拿到一本专属于自己的“生命说明书”。有媒体报道,江苏一位老人花了近30万元的积蓄,换来了6大本厚厚的基因检测报告,还有一大堆检测报告中所推荐的保健品。有不少人相信,基因检测能够“预测未来”,甚至“包治百病”。(5月6日《光明日报》,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5-06/8216992.shtml)
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手段,基因检测已经从“王谢堂胶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基因检测在亲子鉴定以及司法鉴定上的的科学性及权威性,以及基因检测的美好未来,让人们对基因检测充满了期待。基因检测就此迈开了商业化的步伐。基因检测商业化并不是坏事,科学的发展本就是要造福人类,商业化的基因检测也有利于基因检测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相得益彰的事儿,不该担忧。但已经乱象丛生的商业化基因检测,却颇让人担忧。
其一,是夸大基因检测的功能。有专业人士就指出,“天赋基因”检测有意混淆了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与“因果关系”,缺乏大数据支撑,很难说检出了相关基因,就等于有天赋。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官员也曾公开表示,到目前为止,她还没有听说过检测基因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基因和天赋的关系,目前科学上无任何定论,也不存在所谓的“天赋基因”。至于“预测未来”、“包治百病”,更是无稽之谈,基因检测不是医生,又怎么能够治病呢?
其二,是挂羊头卖狗肉。许多商业化的基因检测不过是一个幌子,“醉翁之意不在酒”,葫芦里装的是保健品的药。这样的行为,不仅骗了老人的钱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甚至可能伤害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其三,是牟取暴利,透支良币的信誉。作为一项未普及的高科技,基因检测收费适当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但过高的收费,其实是对行业的戕害。不止如此,虚假基因检测的良币,不负责任的结果,也会损害公众对基因检测的信任感,最终破坏基因检测的良好信誉,和辛苦建立起来的权威性。
科学是有局限性的,人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基因检测并非全知全能,只是向着真理迈进了一步。人们对基因检测的信任,是因为其科学性和公信力,这可以进一步促进人们对科学的信仰。然而,种种以基因检测为名,行忽悠欺骗之实的行为,最终会伤害人们对科学的信仰,这样的后果是更可怕的。因此,尽快建立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让基因检测有序发展,是有多方面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