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不能逼廉价药玩“无米之炊”的游戏
2017-05-09 14: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破伤风抗毒素、葡萄糖注射液……这些为人熟知的药物,在广东药品交易中心5月2日发布的一张清单上,被标注为“急(抢)救药品”。不过,它们被列在这张清单上的原因,是因为企业“断供”。记者联系了近十家处于“断供”名单上的企业,其中除了两家认为“断供”是由于配送企业的原因外,其余受访企业人士均将焦点指向了生产成本。(5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 

 

  廉价药断供的消息,隔三差五就撩拨人心。在这份清单上,列在“断供”项目上的急(抢)救药品共61个品规(指药品规格,如剂量大小、剂型等),而整个清单显示,有多达1004个品规的药品断供。这些药有个共同点,售价都不会太高。一旦断供,影响深远。 

  廉价药断供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当年的下半年,鱼精蛋白在全国多省市缺货。北京部分医院受到牵连,非紧急手术只能临时叫停,以至安贞医院、阜外医院这样的“用药大户”,也被迫到用量相对较小的医院去“收购”。此后,各色廉价药和常用药断供几乎成了常态。 

  谁是断供的罪魁祸首?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见仁见智。患者怪医院唯利是图,医院怪药企不肯出货,药企怪上游趁火打劫。比如面对断供的形势,药企的说法很简单:第一,生产成本尤其是原材料成本涨幅过大;第二,原料药被垄断现象严重。这两个原因,其实不过就是个“表里关系”。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感冒清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用吗啉胍作为辅料,但这种原料药的价格,忽然从原来的每吨一两万元飙涨到一百万元左右,“非常离谱”。原因很简单,能生产这种原料药的,全国只有一两家企业。这种情况当然是不正常的,2016年,发改委就曾对华中药业、山东信谊、常州四药等三家公司达成并实施艾司唑仑原料药、片剂垄断协议案依法作出处罚,合计罚款超260万元。问题是,改变这个乱局,罚单并不是灵药。 

  药企逐利,这很正常。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当然不能指望药企开成福利院。但眼下的问题是,除了个别药企可能存在趁机撒娇卖嗲的可能,更多廉价药企业确实面临着“双重挤压”的困局:一方面是原料药的成本挤压,另一方面是招标机制的低价倒逼,迫使廉价药企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现象。用药企的话说,“一些地方招标一味追求低价格,这也无形中加速了廉价药的消失。”每次招标,一番“血拼”后,常用药就成了“白菜价”“地板价”。但问题是,市场总有市场的规律,价格一旦低于价值,谁能长期做亏本的生意?再加上黄牛倒卖等因素作祟,廉价药断供起来更是火上浇油。 

  是时候该明白达成一个共识了:不能逼廉价药玩“无米之炊”的游戏。要解决廉价药断供问题,再不能靠“救火”的办法了。合理利润和公平市场,这才是廉价药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 

  http://news.sina.com.cn/c/2017-05-08/doc-ifyexxhw2694913.shtml 

  邓海建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