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早的童年记忆是在几岁?
朋友间偶尔会聊到这个话题。科普文章说,一般人的最早记忆在2岁到5岁之间。民间还有句俗话,叫“3岁看到老”。可见童年经历很重要。从经验来讲,小时候看过的剧、读过的书,有时比长大后看的印象还深,说不定就记了一辈子,终生受其影响。
近日,有两位妈妈在朋友圈分享各自带孩子观剧的体验:一家看的是《小红帽》,“又是戴着头套演出,台词都是放录音,看这些没有情感的演出,对孩子有什么用啊?”;另一家看的是一出加拿大现代儿童舞剧,两个孩子把一场没有对白的演出从头看到尾,“他们看得很认真,尽量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理解,不懂的地方会和我小声交流。”
戴头套、放录音那种,叫“流水线儿童剧”,据说很多观众都表示过无奈,那为什么还在不断上演呢?想必是因为不断有观众带孩子来看,孩子可能还看得津津有味。其实很多孩子,因为年纪小,或者性情乖巧,能出门看剧就挺高兴了,面对头套演员和录音台词,也不会说一句“不好”;直到给他们一部“深奥”的作品,家长或许才发现,原来孩子的理解力这么强。
虽然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但真正了解儿童的成年人似乎并不多,包括一些儿童文艺创作者,也会从成人视角俯视儿童,制造出一些过于简单的、夸张的、有时甚至弱智的作品,拿哄3岁小孩的东西去给六七岁、八九岁的大孩子看。有时没有其他选择,孩子只能接受,还有的孩子,索性去看成人剧。孩子看成人剧,固然与家长监护漏洞有关,却反映出儿童剧缺乏吸引力;而孩子看成人剧看得下去,不论他们是怎么理解的,都暗示着他们的接受能力并不低。
既然如此,何不往“高”里试试孩子的眼光呢?带他们看“抽象”的舞台剧,让他们读寓意深刻的童话,欣赏名家绘画和雕塑,跟他们认真地讲道理、说往事。别怕理解不了,孩子会自己形成一套看法,这看法在成年人看来可能很直接,或很奇特,并将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而更新。无论安徒生还是叶圣陶,经典童话无不是老少咸宜,却往往要到成年才能品出真味,但它们确实是童话,是以孩子为第一读者的。初时虽然懵懂,也是熏陶。读书如此,看剧也应如此。
与其硬着头皮陪孩子去看“流水线儿童剧”之类,家长难受,孩子也未必满意,还不如往“高”里试试孩子的眼光,就像那位带孩子看“没有对白的演出”的母亲一样,结果说不定令人惊喜。而观众用脚投票,也会影响儿童文艺创作的市场,往更加理解孩子的方向发展,提供给家长和孩子更多优质的选择。
吴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