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去除票价“一刀切”,高铁市场化的步伐更矫健
2017-04-13 09: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4月,中国高铁迎来第一次跨省调价。东南沿海高铁的车票从421日起将不再“一刀切”。(412日《人民日报》) 

  早在年初,“东南沿海高铁将涨价”的消息就不胫而走。2月中旬,中国铁路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对东南沿海高铁开行的时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动车组列车的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公布票价提前30天进行了对外公告。这次高铁调价市场反应似乎波澜不惊,让人们看到了高铁出行的诸多优势,也彰显了中国高铁正在探索更贴近市场的路线。 

  没有市场竞争,就没有市场价格。很显然,“一刀切”的价格已成为铁路发展的藩篱。如“此次票价调整前,东南沿海高铁长期执行国家1997年批复的高等级快速软座票价标准,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在二十年来飞涨的物价中“岿然不动”的高铁票价,是一种“逆流”,与时代早已格格不入。 

  与其他国家比,目前中国高铁的基准价不高。以每百公里票价占人均月工资的比例比照,法国是0.81%,日本是1.14%,德国是1.29%,意大利是1.33%,中国则只有0.80%。与公路价格相比,高铁票价也略逊一筹。如宁波至厦门,公路运行13.5小时,票价312元,高铁运行5.5小时,票价仅250元;厦门至深圳,公路运行8小时,票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既是造成高铁利润低的原因之一,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要想贴近市场,还得引入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有行业进步。专家认为,运价灵活,一方面可以提高铁路对市场的敏感度,加快铁路总公司融入市场的步伐;另一方面可以使铁路行业的收入预期与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提高铁路行业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从而活水养鱼。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高铁票价调整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涨价要有合理的依据。上要承接好政策的“天花板”,下要紧接民意的“地气”。此次高铁调整,价格有升有降,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是值得认可的。如深圳北至潮汕的高铁票价,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89.5元,调整后同样区间,D3108次为107元,涨幅19.6%D2342次为102元,涨幅14%D2350次为85元,下调5%D7406次为73元,下调18.4% 

  用好票价调整的“杠杆”,也是铁路部门和旅客利益双赢的一剂良方。这次对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后,价格成为调节客流的杠杆,对于价格比较敏感但时间冗余较大的旅客,就可以避开高峰时段,选择短途直达车,出行成本反而更低了。更灵活的价格杠杆,既可刺激淡季出行,让铁路资源得到更充分的运用,也有利于高铁将短途客流从长途客车中剥离,提高长途高铁的座位使用率,最终增加运输收入。 

  去除价格“一刀切”,让中国高铁市场化的步伐更矫健,将可更好发挥铁路对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让铁路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高铁票价改革的意义所在。(文/胡辉)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