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地名普查办公室和光明网承办的“寻找最美地名故事”网络征集活动正式公布结果,宣州区中国官塘湖景区地名故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最美地名故事”。(2月21日中国宣城网,http://www.xuanwww.com/news/xcrd/2017-02/21/content_446641.htm)
每一个地名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比如官塘湖,就是因为宣州父母官——张太守助鳌斗妖龙而来的。太守舍命斗败了妖龙,鳌陪护张太守经过“鞋滩湾”“帽埠”到“官躺”,太守的身体躺在水上不走了。鳌就施展法力在此挖出一个蓄水湖,并派了一蟹一龟在此住守,时称“官躺湖”。千百年过去了,水阳江畔有了“海棠湾”、“庙埠”、“官塘湖”等地名,记载了父母官舍身为民的壮举。
在我国,像“官塘湖”这样有美丽故事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山西的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闻喜”。这两个地名故事,一则是神话传说,一则有历史记载,但没有差别的是,这些地名共同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全国最美地名故事”,就是要把这些挖掘出来,让那些古老的地名更多的被人们所熟知。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也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每个约定俗成的地名背后或记载着一段历史,或承载着某种特殊的记忆。可以说,它们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也是若干年后的乡愁之根。让有故事的地名传承下去,让情感、记忆有一个可靠的依托,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城市发展、行政区域变,以及一些地方盲目的追求“大洋怪重”,许多老地名正在消失。有数据显示,近30年来,我国就有6万多个乡镇名称和40多万个村名称被废弃。这仅仅是30年,如果时间的车轮再向前,那还会有多少老地名消失,这是让人担忧的事儿。
当然,像闻喜这样的地名,既喜庆又具有纪念意义,或许是能够传承下去的。但并非所有的地名,都是如此。有的地名,或者没有如此喜庆,或者听着不够高大上,或者要傍大款,命运又是如何,就颇值得让人担忧。
人们喜欢一个地方,愿意探究一个地方,不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名字多么洋气,也不是这个名字听上去大气,而是因为在这个名字后面有故事,有记忆,有依托,如同“官塘湖”这个地名的由来一样。所以,此次活动是寻找“全国最美地名故事”,而不是寻找“最美地名”。因此,让那些有故事的地名传承下去,才能留住我们记忆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