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评议“最差”能否倒逼作风变优?
2017-02-17 09: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任评声  
1
听新闻

  重庆市南川区请服务对象和群众打分,探索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评优”变成“评差”之后,窗口办事作风有了明显改善。(2月16日,新华网) 

  不评先进评后进,让后进者在对比中出出汗、红红脸,知耻而后勇,往往会激发出负面激励的正面激励作用。南川区探索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活动两年多来,窗口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态度不好、解释不明、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在各个机关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这个反其道而行之的举措显然对改变机关单位“衙门作风”起了极大作用。 

  但评议“最差”就一定能倒逼作风改进吗?并不尽然。 

  要让负面激励措施发挥正面激励作用,要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上花心思,合理配置评价参与者。各个机关单位担负的职能职责不尽相同,和老百姓打交道的机会也不一样。相较之下,国土、税务、车辆管理等职能部门和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的时间较多,政策性较强,矛盾冲突点较大,在设置评议指标和权重的时候应该和其他党政部门有所区别,尽量设置为工作态度、工作纪律等相对抽象且具有共性的抽象指标,而非工作程序、办结时间等相对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要确保评价参与者的公平公正,实现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和民众的合理搭配,避免评议参与者处于公心而非私怨,对被评议对象的作风进行合理评价。从而避免产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逆向淘汰机制。 

  要让负面激励措施发挥正面激励作用,要在狠抓落实整改上下功夫。有规矩不落实比没规矩还可怕,要提高民众的评议参与度和认可度,关键不在评“最差”,而在评议过后的查摆问题和整改落实。我们不但要老百姓说提意见,说心里话,更要让老百姓看到改进成效。如果评出的“最差”部门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那么组织再多次“最差”评议也只会沦为“花架子”工程和“一阵风”运动,不但徒增笑谈,更让政府公信力在民众心中打了折扣。评比不是目的,找准问题改进问题才是,唯有以活动为契机,对上“黑榜”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要求这些单位对照要求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不定期进行作风改进追踪调查,才能真正让各机关单位和党员干部感受到压力,让评议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 

  要让负面激励措施发挥正面激励作用,要在强化正面鼓励配合上想点子。响鼓虽可以重锤,但锤的过了也会破。评议“最差”等负面激励措施虽有效,却不能滥用。对那些知耻而后勇,转变作风卓有成效并得到民众一致认可的机关单位,也要设立转作风“最佳进步”奖,让后进者有动力改变,让先进者有信心维护荣誉。 

  评议“最差”很有意思,但要让这项活动一直有意思、更加有意思,还需要形成常态性活动一直搞下去,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其他地方在借鉴经验时也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避免不加区别,照搬照抄的“拿来主义”,闹出“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笑话。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倒逼机关单位持续转变作风,促进社会风气持续上扬,引导干群关系持续和谐,谱写出一曲真抓实干的社会主旋律。 

标签:
责编:胡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