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河湖纵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率先发展的便利,也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种种问题,比如河流污染。近年来,浙江以“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而河长制,就是其中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举措。(1月22日 中国网)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于是在全国渐次铺开。意见指出,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级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长村长,都是河长”在今后,就应该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早在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面对境内河流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在全国率先试行“河长制”。随后,嘉兴、温州、金华、绍兴等多地陆续推行。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3年底,省、市、县、镇(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短短几年时间里,浙江全省共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城乡水环境明显改善。
现在,党中央、国务院把浙江省的治水经验推而广之,根据《意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到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省长村长,都是河长。”这句浙江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话,将在全国成为现实。这当中透露出的信息是很让人欣慰的。
实事求是地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外媒报道热点,在不久前一篇《如果你觉得中国的空气脏,你应该去看看那里的水》组图中,盘点中国各地日益恶化的水污染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严重的水污染,给老百姓的生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老百姓幸福美好生活的痛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的民生诉求,花大力气来治理水污染问题,这是值得称道的好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长村长,都是河长,这无疑是给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套上治污的“紧箍咒”,确保了各地治理水污染的组织落实,责任落实,这对基层主要领导干部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治理水污染问题,肯定是大有裨益的,这对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早日到来,肯定是帮助多多的。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有助于转变党政领导干部的观念,让他们再也不要认为治污只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这是关乎他们“政绩”的大事,马虎不得。
作者: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