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乡音中启蒙,伴随着乡音长大,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一个地域符号,一种文化载体。在达成保护方言共识的基础上,我们应如何最大限度地推动这种特有的文化承载呢?笔者以为,留住最美乡音,当务之急是要科学保留方言。
各地的方言在口音音调上都有所不同,在金东,即便在同一个镇,不同村之间就有两三种不同的方言发音,因此有“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的说法,足见方言众多。对此,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对方言进行系统全面采集、及时整理,并收录建档,以镇乡(街道)为单位,建立不同的方言版本。
在完成方言建档后,方言的语音档案、文字材料可进行深度加工开发。比如在描述一件事时,用方言就会给人绘声绘色、活灵活现之感,这是方言的生命力所在。相关部门最好能寻找一些方言纯正、熟悉当地民俗的老人,让他们用方言讲当地独具特色的童谣、民间故事等,录制并出版语音档案、视频光盘。又比如,农村集镇热闹的乡音叫卖声是很多人童年的美好回忆,可请老人来模仿这些消失的叫卖声,使纯正方言“接地气”地保留下来,让每代人都能被这样的文化所吸引。
艺术作品的传承是永恒的,为了保护方言,乡土文化人可以多创作一些反映地域文化的作品,在传统文化传承中保留乡音。同时,媒体如地方电视台,可以考虑地方新闻、气象预报、地方曲艺等文化节目中允许使用方言,这样既可让农村不认字的老人看懂,也可达到保留方言的目的。此外,在公交车等类似公共场所,通过使用普通话和方言相结合的“双语”播报的形式,在动态发展中留住乡音。
简而言之,林林总总的方言是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只有先科学地保留住它,才能有空间与时间去推动方言的传承与保护,让一代代的人有机会感受方言特有的魅力。(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