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网评大赛 > 作品列表 > 正文
伟大时代的同行者
2018-09-29 17:19:00  作者:  李科

  我出生于1978年,与我们伟大的祖国同一天生日,与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同龄。四十年里匆匆岁月里,有我个人的成长;四十年漫漫征程中,有国家的强盛。

  我出生在扬州一个普通的水乡小村庄里,是一个拥有20多口人的大家庭当中的长子长孙。怀抱着父辈们的期待来了到这个世界上,给我取名成了一个需要家族讨论的问题。在给我取名的问题上,我的父亲和爷爷是有分岐的。爷爷希望我能够随着家谱的排行,取一个现如今听起来还蛮有年代感的名字,可我的父亲却坚决不同意。

  那个时候,我父亲还是行走乡间的一位基层排灌站的水电工,但他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也像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敏锐地感知到时代变革的讯息。他大声地告诉家人们,他什么也不信,只相信科学,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于是,我的名字里就有了一个“科”字,这个“科”字伴随着我走过四十年,在与它朝夕面对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这既是父辈们对我的殷切期盼,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给予我最鲜明的烙印。

  1988年9月,我由出生地的村办小学迁入到镇中心校就读,当时我并没有感受到义务教育普及和乡村教育条件改善带来的巨大变化,只有十岁的我只是第一次觉得开学很轻松,因为不需要从自家屋里搬去笨重的桌椅板凳去学校上课了。

  后来我才知道就在这一年前后,我家乡的村办小学陆陆续续合并对乡镇中心校集中开展教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一次玩篮球、第一次打乒乓球、第一次参加文艺汇演……我人生中很多第一次都在那个现如今回想起来依然簇新的校园里完成,虽然我很快就考进县城里学校读书,但我仍然感激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给予我茁壮成长的机会。

  1998年,我已经是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了。这一年的夏天,是我人生中一段特别难忘的时光。因为那一年一场特大洪水肆虐了大半个中国,我的家乡地处淮河入江水道上的里下河地区,更是这场洪灾的重灾区。我自家的房子是临河而建的,眼看着房前平日里清澈平缓的小河翻滚着浊汤,眼看着水位一点一点地逼近院门的台阶,电视里都是全国军民共战洪魔的画面,满腔热血的我也成了运河大堤上的青年志愿者。

  虽然只是短短十来天的志愿服务,但却让我成长了很多,如果说大学课堂拓展了视野,那么这段社会实践的经历磨砺了我尚且稚嫩的双肩。回望那一年,我始终觉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不断克服困难,永往直前的信念。

  2008年,我迎来了人生中一系列重要的节点,成了小家,有了孩子,更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这一年,举国上下都沉浸在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的喜悦之中。这一年,携笔从戎多年的我,听从指挥、告别妻儿、连续四个多月奋战在奥运安保的第一线。

  铁一般的纪律,默默无闻的坚守。虽然这一场无声的战役中,我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照片,但当奥运圣火被点燃的那一刻、当绚烂的礼花腾空而起的那一刻,我的心是暖的,因为我的妻子在给我的邮件中写下了“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

  与伟大的时代同行,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分子,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也许只能用“思念的苦回味奉献的甜”,但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的赋予我们的责任与荣光。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的锦绣画卷不断绵延。四十不惑,解甲归田,稀疏了头发,皱纹又添。我出走了半生,可心中仍住着那个少年,那个与伟大时代同行的少年。他感念,改革的春风助他振翅向前;他欣慰,开放的硕果里也有他微小的奉献。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平凡的生命或许有涯,但伟大的时代浪潮注定无边。它一定会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携手共创更加绚烂美好的明天。

  回望四十年,我们每个人都投身在这个时代的浪潮之中;展望新时代的征途,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的同行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