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网评大赛 > 作品列表 > 正文
“苏”说四十载,筑梦新时代
2018-09-11 16:43:00  作者:  王璐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有没有那么一首歌,能让你轻轻跟着和,有没有那样一个词,能触动你最柔软的心?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母亲身子弱没有奶,是外婆用米糊一勺一勺将我喂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外婆用一双巧手,将我的童年生活点缀的色彩斑斓:春天摊煎饼、炒螺蛳,夏天煮玉米、腌鸭蛋,秋天“窝”芋头、煎藕饼,冬天蒸馒头、炖肴肉。

  退休的母亲接过“外婆”这个接力棒,也开始为她心爱的外孙张罗舌尖上的美味。早上包馄饨,中午炖鱼汤,晚上凉拌菜,认真的母亲整天琢磨怎么能让外孙吃的健康又营养。“手机装个‘下厨房APP’嘛”,老邻居支招。母亲一看特高兴:“太好用了,上面什么都有,每道菜的步骤、搭配、营养,可全了!”

  1978年到2018年,从米糊糊到APP,从改革开放到迈进新时代,四十年来,变的是日新月异的生活,不变的是代代相传的关爱。正如总书记所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1978年,我的母亲知青回城,成为县城国营单位的营业员,第一个月工资28.5元,四十年后的今天,经过全省连续14次上调养老金,母亲的退休工资已经涨到2785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中国共产党展开的新时代美丽画卷,首当其要就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从“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8000万人民见证了美好生活的大变革,是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更是满满的获得感。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

  上世纪50年代,外婆工作时的使命是恢复生产、保障生活;改革开放后,母亲工作时的使命是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80、90乃至00后的我们,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从民营经济的不断长大,到创新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时代新江苏,全省经济社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我们每个人都为开创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付出了辛劳和汗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从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勤劳勇敢的江苏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创造幸福的生活。

  1978年,以江苏学者为主要作者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横空出世,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先声;1981年,包产到户,泗洪县垫湖村成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1992年,无锡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百强县之首;2018年,“昆山之路”在新时代续写新传奇……“事非经过不知难”,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大地栉风沐雨,江苏儿女砥砺前行,宏伟的蓝图,融入百姓的梦想;美好的憧憬,化为全省的行动。“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翻天覆地的背后,是胡福明、秦振华、吴仁宝、张近东等时代人物的引领,是徐州“下水道四班”、“ 磨刀老人”吴锦泉、“守岛人”王继才等先进典型的示范,更是千千万万江苏人民,无数个平凡的“你、我、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有希望。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载春华秋实,迈进新时代的江苏,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区域城乡发展展开新布局,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建设迈出新步伐,奋进中的“六个高质量”正在书写发展新篇章!

  化用一曲歌词:江苏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给我所有的情怀,家的港湾,外婆的慈爱,在永远的纯真年代。城市的高度,他越变越快,有人出去有人回来,身边的朋友越穿越新派,这里让我越看越爱。好日子,好时代,我在江苏,未来也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