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紫金e评丨汤天明 朱雯:艺术初心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2022-11-08 14:05: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十年,是党和人民坚持长期探索、进行伟大变革的十年,更是收获丰硕成果、实现伟大飞跃的十年。为展现党和人民在这非凡十年间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联联合举办“新时代颂”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联展作品以江苏十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成果为创作主体,用丹青笔墨描绘绚丽图景,用多彩镜头记录时代步伐。其中的摄影部分充分体现了摄影家和爱好者们在火热实践中捕捉创作灵感、将镜头朝向人民的创作取向,他们用多样的题材、纪实的风格、创新的技法展现出极具时代风格的“江苏模样”。

题材多样:立足当下,放眼时代

此次美术摄影主题联展紧扣“新时代颂”的主题,围绕“经济实力、民生福祉、城乡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从严管党治党”等六个方面进行细分选题,摄影部分152幅作品涵盖了经济实力、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时代楷模、科技实力等各类题材。

其中,以经济实力为题材的作品数量最多,占比接近50%。创作者们通过引领观者拼贴、联想的方式,由微观到宏观、由城市到乡村,多向度地展现了江苏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灿烂图景,强有力地见证了新时代以来江苏不断积累的经济实力。

同一作品的题材融合现象同样是此次联展的一大特色,尤以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的题材融合为主。如作品《山村新游客》,既展现了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紫山村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经济活动,又反映了游客骑行游览紫山村的社会图景。此外,也有如《霞光穿林闻天歌》《惊鸟》等生态环境题材与经济实力、社会人文题材相融合的作品,反映了新时代下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较为特殊的是时代楷模题材下的六幅肖像摄影(策展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王泽山》《崔根良》《赵亚夫》《周海江》《叶聪》《王仕花》),在所有摄影展览作品中,该组肖像作品的标题最为质朴简洁,题注内容最为丰富,图文配合相当得宜。

风格纪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摄影也应当是人民的摄影。此次“新时代颂”影展部分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展示了新时代十年来江苏省人民生活的新场景和人民群众的新面貌。

蓝色夜幕下,吊车亮起的灯光划破天际(《挑灯夜战龙潭大桥》);无人机在连云港郁郁葱葱的田地里高调亮相,成为农民劳作的“田间新武器”(《田间新武器》);扬子江船厂的工人携手并肩,隔着巨轮船头进行着空中合作作业(《对话》);壮丽的霞光下,游人自在赏景嬉戏的剪影也构成骆马湖美丽的一部分(《大美骆马湖》);夜晚,后备箱摊位组成了小街市,人们叫卖、讨价,熙熙攘攘(《后备箱点亮夜经济》)。

群众生活是摄影创作者的“精神富矿”,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乡村劳作,无论是走在人流密集的城市步行街还是油菜花盛开的乡间小路,无论是身处极具科技感的实验室还是生机盎然的养殖基地,一幅幅的生活图景不仅带领观者领略了新时代江苏人民真实的生活,更唤起了每一位国人生活记忆的点滴。

技法创新:视角独特,张力十足

新时代以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文艺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摄影者们应不断创新技法应用,提升作品的艺术品格。此次联展中,部分摄影作品在技法创新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如作品《穿越风雪》,作者郁荣奇利用高速快门定格高铁穿越雪后苍茫山林的瞬间。俯拍的视角和对角线构图法的使用,既较立体地展示了霜雪下镇江句容市沿线安静纯洁的自然风光,又突出了高铁作为中国现代化标志之一势不可当前进速度。色调上来说,高铁的亮白色与雪后森林的灰白色既彼此有所区分,又整体相对和谐,暗示了高铁这一人造物与自然的关系——高铁依托自然地形修建,但其运行无惧自然风雪。

《大楼美容师》则利用灰蓝色与米白色大色块的对比和几何图案规律化的错落,再现了宿迁市建筑工人美化高楼外层的劳动现场。作者陆启辉以平视的角度取景,较好地避免了“透视失真”,还原人眼视觉下目标建筑外表逐渐完善的形式美,也捕捉到工人从事美化工作的劳动状态,为画面增添活力与动感的同时,延展了观者对新时代城市建设综合质量的想象空间。

新时代十年以来,“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宏伟蓝图正一步步从“大写意”绘制成“工笔画”,坚守人民立场,扎根火热生活,令艺术创作的初心跟随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便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此次联展中涌现的诸多优秀摄影作品,为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时代注脚。(汤天明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朱雯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标签:
责编: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