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12月23日报道,近日在上海,一起大学生组团诉医院九价HPV疫苗隐性收费的案件以法院出具调解书的方式结案。
今年6月,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胡购买了上海某医院九价HPV疫苗套餐,实付金额为5149元,但按照该医院公示价格计算,三针的总价是4660.5元,与该医院实际收费存在488.5元的差价。小胡多次询问,医院也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复。感觉到“事有蹊跷”,不久后,小胡等5名同学联合向法院起诉该医院存在隐性收费问题。开庭时,因当事医院做整改并愿意积极退赔,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小胡等人的诉求得到了实现。
近年来,九价HPV疫苗需求量不断增加,多地出现了“一苗难求”的现象。一些医院和机构借机进行捆绑销售、变相加价或隐性收费。参与诉讼的学生表示,希望通过这起案例,启发更多消费者关注医疗价格公示以及收费问题,清楚自己每一笔钱花在何处,该不该花。
但此案的意义不止于此。488.5元不是一笔“巨款”,代表的却是小胡作为消费者不应被侵犯的权益。参与起诉的同学说,作为法律专业学生,对身边的不合理现象更为敏感,但很多时候,非法律专业人士并非察觉不到“事情哪里不对”,只是往往因为“情况一贯如此”或是抱着“一点小事,算了算了”的心态,便不再深究。
“一贯如此”的事情并不见得正确。比如,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乘客从同站进出需支付起步车费。今年,上海大学生小罗提出异议,她认为如果同站进出且没有乘车,就不应支付车费。为此她将地铁公司告上法庭。
也许有人会觉得,为了3元钱,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法律不保护权利的沉默者”“徒法不足以自行”,更不用说那些法律还没能涉及的模棱两可的行为与事情。
想让法律发挥作用,就需要有人站出来积极主张相关权利——因为不满意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物入园,大学生小王提出了主张;因为觉得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只能靠人脸识别入园”的规定不合理,大学教师郭兵提出了主张;因为不能接受在知网下载一篇7元的论文必须至少充值50元,大学生小刘也提出了主张……
这些事情几乎都可以归为“小事”,可现实生活的绝大部分不就是小事构成的吗?如果每一次面对不合理的小事时,人们都选择退步、忍让,那么再多的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摆设,个人享有的权益也可能被不断蚕食,最终影响的则是整个社会的法治进程。
因为小罗的诉讼,前不久上海地铁作出新规,乘客在10分钟内进出地铁站可免费。同样“较真”的小王、郭兵和小刘,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诉求,而且推动了相关规则的改变,让更多人因此获益。现在,上海迪士尼乐园不再对外带食物说“不”;“刷脸”还是“刷卡”,在不少地方可以自由选择;知网的论文也可以下一篇交一篇的费用了……
打官司是一件专业性强、过程繁琐的事情,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但每一个相关案例的出现,无疑都是一次很好的法治宣传契机和一堂鲜活的维权课程。当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清晰的权利意识并愿意为此做点什么,那些“向来如此”却又不合理的事情会一点点得到“整顿”。(罗筱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