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盲人“看”到电影,这是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志愿者们和黑龙江省图书馆从2016年开始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图书馆提供场地,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内容,通过“影片播放+画外音讲解”的方式,给当地的视障群体送去“看得到”也“看得懂”的精神食粮。
不久前,我走进了这间心幕影院,探寻那里的故事。
这是一份难得的接力与坚守。这七年的时间里,学生一批接一批的轮替,架设在视障群体心坎上的大屏幕却如“铁打”般坚固。这项工作始终处于被高度重视的状态,有相应的机制和落实,不会因为人的更替而有所变动。
在心幕影院服务的人群中,虽然有的志愿者是新解说员,但大多数观众都是老面孔了。一项活动之所以能够对老面孔持续产生吸引力,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活动始终在创新。
比如,不少地方也放映供盲人“观看”的讲解式电影,但是影片更新速度比较缓慢,往往一部片子出来两三年后盲人群体才能欣赏到。心幕影院则给讲解“加速度”,把新出来的热门影片第一时间分解、排练讲给盲人观众,让他们来了还想来。
实际上,近年来,在服务残疾人这一温暖的事业上,创新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驱动力。
过去五年,全国各级财政对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投入达2195.8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8%。同时,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帮扶,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保障残疾人个人价值实现、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这些工作也在逐步拓展、推进。
在企业设置专门的残疾人就业岗位,互联网公司针对残障群体提供无障碍操作服务,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可享受从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12年免费教育……今年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单独考试招收残疾考生工作的通知》,更是对2014年以来我国陆续开展的关于推动残疾人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落细。
这些新政策、新技术、新速度、新进展确保了残疾人群体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能简单、盲目地追求项目增加、名头增多、词汇增“靓”,而要真正把管用的招法带来的变化送到残疾人的心坎上。要以残疾人群体是否需要、是否满意为标准,不能把对他们关心关爱的工作变成一种形式、点缀或美化。
参加心幕影院的活动时,有一个问题闯入我的头脑:如今,智能设备的无障碍操作,让视障群体在家就能实现“观影”,为什么他们还要往返一两个小时专程来这里看电影?原来,参加线下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看电影,更是为了和新老朋友聊聊天。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的聚会,也是他们找到社会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渠道。
不是说多花钱就是好的,也不是说名堂新就是好的,做好残疾人工作,最终的落点还是得让残疾人群体的心灵得到慰藉。更多地走近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更精准地服务他们,才是助残工作始终应该遵从的准则和目标。
而除了创新,有些老问题的解决同样是残障群体的关切。比如,盲道的尽头可能是断头路、无障碍通道可能会过于陡峭或被放置障碍物、残障人士专用卫生间设立不足,等等。创新与“改旧”,可以也应该并行。
心幕影院已坚持了七年,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是向前又迈进了一步。不停步,定会走得更远。(张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