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何以实现?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一组数据,为经济数据超预期给出了一些答案。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29.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13.0%,向下拉动GDP0.7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分别对应着消费、投资、出口,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但受到房地产不景气影响,民间投资出现了同比下降;同时,由于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软,我国外贸也受到一定冲击。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下滑,甚至出现一些“看空”“唱衰”的杂音。
在这种情况下,前三季度数据仍然实现逆势上扬,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消费的拉动力。进一步拆分到一、二、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6%、84.5%、94.8%,还能看出消费拉动力实际是越来越强的。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这也意味着前三季度恢复向好态势还会进一步延续。以此为支撑,四季度GDP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为我们透视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把目光投向改革开放45年周期,“三驾马车”的格局其实是不断变化的。上世纪,曾经出现“投资饥渴症”的讨论,针对的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投资过热;2000年前后,中国出口大增,贸易顺差连年,又出现了“外贸依存度过高”的说法;2013—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意味着消费又成了驱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如何看待这一变化?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依靠内需支撑,符合大国经济一般规律。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以工业领域投资为重点,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产能过剩、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外贸快速增长时期,虽然可以承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但也面对着国际环境不稳定的风险。相对来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如今,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70%至80%之间,也证明了这点。
总的来说,消费不仅决定着一个经济体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必须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深挖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能让我们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带动了投资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正是为了增强动力,激发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定能稳固消费回升态势、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助力民生改善。(王庆峰)